聽新聞
0:00 0:00

父母控制狂?什麼都要管?醫教4招用智慧打破惡性循環!

  • 本文為「名家專欄」授權文章及圖片,以上言論及圖片不代表本台立場
  • 按此投稿

文/今健康

平時在家爸媽總是管東管西,管功課、管交友、管交男女朋友,學這個沒用、學這個是為了你好,幾點了還在睡、幾點了還沒睡等等,被管到懷疑人生、懷疑人權。

楊聰才身心診所院長楊聰財醫師分享,日前有位國中生諮詢,上了國中後父母要求補習、家裡網路設定密碼、就連上網查資料都得請示父母,雖是愛子心切,但也讓當事人感到人權漠視。醫師指出當中的原因,以及可用有效、有智慧的方式應對,避免直接衝突,更有助改善當前情況。

是父母控制狂?小孩叛逆期?
醫指「3我」失衡易衝突!

楊聰財醫師表示,每個人都會希望自己的意見、言行能夠被尊重,特別是在青春期、轉大人開始越來越注意到自我意識的階段。依精神分析大師佛洛伊德所言,每個人的腦海中都會有3個「我」,包括趨樂避凶的「本我」、遵守道德規矩的「超我」、以及處理現實狀況的「自我」。在前述國中生及普遍案例中,常見出現的是,當事人本我較高,且想要有「管控自我及超我」的主導權,不希望被當個小孩,而父母則常扮演起非常強的「超我」嚴格管教,兩者一個不小心皆容易失去平衡。

據研究顯示,爸媽管教的理由,常見是怕孩子交到壞朋友、怕無法作好時間分配、怕不能將精力放在學業上,正所謂望子成龍、望女成鳳,初衷都是以「好」的方向進行,而凡事都是需要經驗作為參考依據,一般而言孩子的歷練並不多,確實可能出現上述情況,因此多的是提供給孩子「自己經驗下認為好的事物」,不過若未取得平衡,往往容易使孩子感受到壓迫,很多人會將一切歸咎於「叛逆期」,但其實也不宜一語概括全部,這會忽略了當事人的感受,畢竟沒有人喜歡像個魁儡任人擺布。

(圖/翻攝自今健康)

▲(圖/翻攝自今健康)

防和父母「3我失衡」被管爆,
醫教4招用智慧打破惡性循環!

基於上述,為取得父母及孩子之間的平衡,楊聰財醫師建議,改善之道可從自我管理、有效溝通、建立信任、共同成長4個方向著手。

自我管理,確實把自己先管理好,為自己的生活負責,如期完成作業、平時養成運動的好習慣、作息規律、掌握有助發育的生理時鐘,晚上10點至早上6-7點的黃金睡眠時間,如此便可展現「爸、媽,其實真的不用太擔心我。」,日久父母自然也會知道其實不用太操心,也可漸漸避免親子間你追我跑的比賽。

有效溝通,溝通是交流想法的工具,常見溝通不良而吵架、心裡的想法並沒作出有效的溝通,因此建議即便吵架也應記得想辦法交流心裡的想法,而非只是發怒。也建議可找能與父母溝通的人,可以是老師、長輩、父母的親友、父母覺得值得效仿的大哥哥、大姊姊等,這樣的腳色少了當事人的想法,且又是雙方信任,更有助於站在中立的立場作為溝通的橋樑,幫助雙法取得共識,創造雙贏局面。

建立信任,鮮少會有人覺得自己的朋友是壞朋友,往往是壞事情發生後才察覺,到時也怕為時已晚,因此建議可在最一開始的時候就以「常見聚集較多讓人放心的朋友」的團體作為交友圈,例如音樂社團、歌唱社團、讀書會、基督教青少年團契等,除了確實可以「友直、友諒、友多聞」,也可讓父母知道自己在外是安全的、不必擔心的、並不是在外和壞朋友鬼混等,如此便可建立信任。

共同成長,人生價值多元,可先作好規劃及實踐,這或許對許多人感到抽象,簡單而言就是「成為自己想作的那個人」,尋找方向可養成和父母共同約定閱讀習慣及討論的習慣,為自己的生涯打好底子、也從中獲得共識、並攜手與父母一起成長,像是吳靜吉教授的《青年的四個大夢:人生價值、良師益友、終身志業和愛的尋求》就是楊聰財醫師相當推薦的書籍。

(圖/翻攝自今健康)

▲(圖/翻攝自今健康)

「三明治表達法」
更助雙方溝通、有效傳達想法!

楊聰財醫師鼓勵,懂得與父母互動是件很有智慧的事情,平時也可多運用「肯定、提醒、鼓勵」的三明治表達法和父母互動,在對方提出不錯的觀點或作法時給予肯定,在出現感受不佳言行時以提醒代替責難,並以鼓勵代替命令讓對方往好的方向前進,這不論是孩子或是大人,都是每個人需要且更容易接受的,在良好的溝通環境下也更有助傳達雙方的想法。而上述雖是從孩子的角度建議,但相反的對父母也是個很好的參考。

(圖/翻攝自今健康)

▲(圖/翻攝自今健康)

延伸閱讀>>>

6招改善憂鬱症,9大症狀超過兩週盡早治療。

https://gooddoctorweb.com/post/665

不要再說「別想太多」,4不5要陪伴憂鬱症患者!

https://gooddoctorweb.com/post/664

加入 @setn 好友

大數據推薦
熱銷商品
直播✦活動
三立新聞網三立新聞網為了提供更好的閱讀內容,我們使用相關網站技術來改善使用者體驗,也尊重用戶的隱私權,特別提出聲明。
了解最新隱私權聲明 知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