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宮3文物破損被罵翻 他分析「這只碗」背後淵源:沒什麼大不了的

生活中心/許元馨報導

故宮文物被打碎,上圖為「明 弘治款 嬌黃綠彩雙龍小碗」。(圖/故宮博物院提供)

▲故宮文物被打碎,上圖為「明 弘治款 嬌黃綠彩雙龍小碗」。(圖/故宮博物院提供)

國立故宮博物院珍藏的3件文物破損,消息曝光後引發朝野批評,不過《八旗文化》總編輯富察卻認為「立委們小題大作」,並指出「這只碗其實沒什麼大不了的,就按照故宮的管理程序處理即可」。

富察上個月30日在臉書發文表示,「故宮這幾只打破的碗,嚴格來說不屬於『中國』,而是屬於清室。」富察表示,立委高嘉瑜指出的年代錯置,把「明 弘治款 嬌黃綠彩雙龍小碗」明代的說成是清代的,他認為,這只能說是故宮裡面的研究人員沒把這件器物當回事,也就是說,它在故宮的藏品裡並不重要。

「明 弘治款 嬌黃綠彩雙龍小碗」被打碎。(圖/故宮博物院提供)

▲「明 弘治款 嬌黃綠彩雙龍小碗」被打碎。(圖/故宮博物院提供)

富察透露曾在上海博物館當過志工,對弘治黃釉瓷器的生態位稍有了解,「黃色底釉的瓷器是皇室用品,如果上面還有綠色龍紋,則大約是貴妃級別的人使用」。他指出,如果弘治這隻黃釉碗昂貴,也不過是因為它相對稀少。

富察進一步指出,大約是蒙古時代,青花瓷地位最高,因為最高統治者喜歡青色,而青瓷鈷料也來自中亞或伊朗,造型設計也是走伊朗風。因為蒙古人被逐出中國以後,青花瓷的原料中斷,中國沒有了「瓷器芯片」,一度青花瓷斷產,後來在雲南發現藍色染料,成化年間才開始重新生產青花瓷,但「芯片」不過關,所以明成化瓷的青花只是淡淡一抹,那種飽滿的青、層次分明的青花不見了。富察表示,再之後「意外」發現了以鐵為著色劑的黃釉,也剛好符合中國皇帝對黃色的壟斷和執迷,此後就變成皇室專用,逐漸替代了主流的青花瓷。

富察直言「這隻碗其實沒什麼大不了的,就按照故宮的管理程序處理即可」,他認為立委們小題大作,若真的關心清室文物,就先立法把「故宮」改名為「清室收藏之紫禁城博物館」。

加入 @setn 好友

大數據推薦
熱銷商品
直播✦活動
三立新聞網三立新聞網為了提供更好的閱讀內容,我們使用相關網站技術來改善使用者體驗,也尊重用戶的隱私權,特別提出聲明。
了解最新隱私權聲明 知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