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新聞
0:00 0:00

染食腦蟲致死率97% 全球僅5位倖存者!靠「1藥物」幸運存活

生活中心/柯美儀報導

北部一名30多歲女子染食腦蟲身亡。(示意圖/翻攝自美國疾病管制中心CDC)

▲北部一名30多歲女子染食腦蟲身亡。(示意圖/翻攝自美國疾病管制中心CDC)

北部一名30多歲女子日前赴室內親水設施遊玩,上月26日出現頭痛及肩頸僵硬症狀,之後更出現發燒、畏寒、頭痛、頸部疼痛抽搐,就醫搶救後仍在8月1日身亡。對此,哈佛大學公衛博士李建璋分享,即使染上食腦蟲致死率極高,在文獻記載中仍有倖存者使用藥物米替福新(miltefosine,商業名稱Impavido)救治成功的經驗。

李建璋11日在臉書發文表示,感染「福氏內格里阿米巴原蟲」所引發的腦炎稱為原發性阿米巴腦膜腦炎(PAM),目前美國CDC建議治療採用藥物組合,包括抗黴菌藥物(Amphoteric B, fluconazole)、紅黴素(Azithromycin)、利福平(Rifampin)、米替福辛(miltefosine)和類固醇 (Dexmethasone)。

李建璋指出,在2013年前,還未有米替福辛這種藥物,用傳統藥物治療僅有一位倖存者,死亡率高達99%。他提到,美國第3位感染男子倖存者賽巴斯汀(Sebastian),戲水後突然感到頭痛,隨後陷入昏迷,被送往佛羅里達的醫院,醫師透過顯微鏡確認了食腦蟲的存在,而全球唯一生產米替福辛的藥廠Profounda就位於幾10分鐘車程之外。

李建璋說,藥廠經理回憶,當晚接到電話後,甚至未換下睡衣,就火速送藥至佛州兒童醫院,醫師施以藥物後,賽巴斯汀持續昏迷了3天,但在第3天卻奇蹟清醒,並開始能夠對話,踏上康復之路。

李建璋提到,食腦蟲可能是當今世上致死率最高的微生物,致死率高達97%。根據美國的文獻記載,有157名感染者中,竟有153人不幸喪命,更令人擔憂的是,免疫系統功能正常的年輕人也無法倖免於此。他提醒,食腦蟲偏好生活在溫暖的水域,通常需要水溫在25°C以上,46°C的水溫以下,食腦蟲的生長速度最快。隨著全球氣候變暖,食腦蟲在全球的分布與發生率呈上升趨勢。

李建璋續指,目前在文獻記載有4名倖存者,治療經驗當中,最重要的是提早使用特殊的抗菌藥物米替福新(miltefosine,商業名稱Impavido),此藥最初用於研究對抗乳癌,後來發現它對於治療熱帶疾病利什曼原蟲也非常有效。不過,李建璋初步的搜尋似乎顯示,台灣尚未引進此藥,如果台灣已經出現了相關的感染案例,政府可以考慮制定專案,進口並儲備這種藥物。

李建璋
加入 @setn 好友 #玩水染「食腦變形蟲」新北女亡

大數據推薦
熱銷商品
直播✦活動
三立新聞網三立新聞網為了提供更好的閱讀內容,我們使用相關網站技術來改善使用者體驗,也尊重用戶的隱私權,特別提出聲明。
了解最新隱私權聲明 知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