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新聞
0:00 0:00

國會職權修法 苗博雅:未設制衡恐影響民眾企業權益

立法院國會職權修法引發討論,北市議員苗博雅說,調查權未設邊界範圍、立院未嚴謹討論,修法過程如火車過站,恐擴張個別立委權力,且未設制衡機制,可能影響民眾、企業權益。

苗博雅擔心立院職權擴大卻無制衡,可能影響民眾權益。(圖/中央社)

▲苗博雅擔心立院職權擴大卻無制衡,可能影響民眾權益。(圖/中央社)

社會民主黨籍台北市議員苗博雅今(22)日接受中央社Podcast平台「中央社好POD」專訪,隨後接受中央社記者訪問,表示沒人否定立法院應有調查權,但其實立院職權行使法早有相關規定。

苗博雅指出,任何權力都不能無限上綱,立法院會昨天處理立院職權行使法部分條文修正草案,調查權所規範的邊界範圍就很重要,若無限上綱,台灣恐變一權獨大。

苗博雅舉例,立法院調查權可否調閱司法機關偵辦中案件,這會出現憲政爭議,因釋字第585號已提到且設下「一條線」,但台灣民眾黨立委黃國昌版本拿掉此線,這是憲政制度重要變動,應要好好討論。

苗博雅說,此修正草案過程如此草率,如臨時拼湊條文送立法院會,立法院有調查權可調資料,但邊界範圍是否擴及民眾等,值得審慎討論。

苗博雅指出,以媒體而言,因報導挨告進司法程序,媒體在法院要求時可以不用揭露吹哨者身分,但以修正草案來看,若立法院委員會要求揭露,媒體不願意就會被罰。

苗博雅表示,最大問題並非立法院有無調查權,而是針對修正草案邊界範圍細緻度,沒有認真嚴謹討論,反而如火車一路過站,立院委員會不討論、政黨協商沒結論,後續才拼湊相關版本,是非常草率的立法。

苗博雅說,修正草案在國防及國安機密間該如何取得平衡,只要立委質詢且不用組調查小組,經委員會主席裁示,就可針對密件解密,導致公務員及官員面臨法律衝突,因此修正調查權的合理邊界範圍一定要討論。

苗博雅表示,此修正草案實質內容也有問題,恐擴張個別立委權力,1名立委加1名主席裁示就可以解密國家機密,如果要提供新武器給立院,就應設制衡力量,否則將導致憲政制度傾斜,立法院修法就是擴大立委權力,卻無制衡力量。

苗博雅指出,針對此修正草案,在台灣的外商企業也在觀望,若依通過草案內容將納入法人如營業公司,可能導致「關說」立委有更多武器可針對民間企業,如多數黨把此工具握在手上,要由誰制衡。

苗博雅說,修正草案納入要求部隊及民眾應提供相關資料,但立院若要求提供如個人病歷等資料,民眾可否接受,若不願意要被罰,面對後續冗長法律程序,有多少民眾可經得起這樣情況。

苗博雅表示,此修正草案就如同把大規模毀滅武器交給立法院,卻無制衡力量,而調查權就像把手伸入民眾家中,應更細緻討論,否則通過此修正草案,無法達到外界期待的國會透明。(編輯:蕭博文)1130522

中央社 加入 @setn 好友
推薦專題

【#直播中LIVE】陸軍官校黃埔建校百年慶 賴清德親臨主持閱兵
大數據推薦
熱銷商品
直播✦活動
三立新聞網三立新聞網為了提供更好的閱讀內容,我們使用相關網站技術來改善使用者體驗,也尊重用戶的隱私權,特別提出聲明。
了解最新隱私權聲明 知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