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新聞
0:00 0:00

【賴蕭這一年】沒有模糊空間!賴清德兩岸戰略「化整為零」積極出招

文/記者黎冠志

總統賴清德上任將屆滿周年,回顧過去一年執政,外界聚焦在國安改革上,除了日前宣布針對5大面向17項因應策略,更要求恢復軍事審判等,其中在兩岸關係方面,賴清德強硬地宣示「中國為境外敵對勢力」,更多次引述過去歷史打臉中國,拿回中華民國台灣的論述主導權。

總統賴清德就職將滿一周年,回顧過去執政,他在兩岸戰略上有了顯著的調整。(圖/資料照)

▲總統賴清德就職將滿一周年,回顧過去執政,他在兩岸戰略上有了顯著的調整。(圖/資料照)

追本溯源,中華民國才是中共的祖國

總統賴清德上任後,先是以歷史論述表達中國併吞台灣並非為了領土的完整,「如果真的是為了領土的完整,他為什麼不拿回俄羅斯占有的《璦琿條約》所簽下的那些土地呢?他侵略台灣的目的是何在?就是想要改變這個以規則為基礎的世界秩序,在西太平洋或在國際上成就他的霸權。」引燃國際討論的火苗。

接著,去年國慶晚會上,賴清德以建國年歲指中華民國才是中共的祖國,再度受到外界矚目!近日又以紀念二戰終戰80年的場合宣示「侵略必敗」的象徵意義,警惕中共勿輕舉妄動,因為第二次世界大戰時期並不存在中華人民共和國,而是中華民國政府與美國、英國共同為同盟國抵抗軸心國。然而中共始終想竄改歷史,取代二戰角色爭取主要論述話語權。涉外人士就說「中國想用自己的史觀去詮釋全世界人民的共同記憶」,這種情況就像中國在「洗產地」或「清除記憶」一樣扭曲既有事實,塑造假面印象。

去年國慶晚會,總統賴清德「祖國論」引發國際關注!(圖/資料照,記者鄭孟晃攝影)

▲去年國慶晚會,總統賴清德「祖國論」引發國際關注!(圖/資料照,記者鄭孟晃攝影)

為了捍衛國家主權,並拿回「中國民國台灣主導權」,熟知歷史的賴清德多次以史實來說話,藉以在國際上站穩腳步,傳遞正確的論述。我國安官員就分析,當前在面對CRINK(中國、俄羅斯、伊朗、北韓)威權集團的合流與擴張漸趨緊密,民主國家必須更加團結才能因應,而賴總統的策略正是傳遞正確歷史,凸顯中共的矛盾點。

中國軍演未停歇,台灣只是習近平的藉口

據統計,自2024年5月20日至今年5月14日,中國解放軍派出5,625架軍機、2,678艘軍艦以及86個空飄氣球,對台進行灰色地帶侵擾。其中,跨越海峽中線侵犯我國防空識別區(ADIZ)更不勝枚舉。我國安官員分析,中共所有的動作都在試探各國紅線,把灰色地帶操作到最極致,也就是他不斷施壓但不至於引發戰爭,但中共的軍事舉措都擺明了在尋釁!

國安官員指出,綜合過去中共軍事舉措,很明顯可以看出,台灣只是中國挑釁第一島鏈國家的藉口。中國在三海(東海、台海、南海)的軍事動作,中國在印太地區的威嚇,目的越來越清楚是在牽制民主世界,這其中也包括聯合利劍系列軍演、全軍戰略演習等不同名目,國安官員直言「中共想當第一島鏈的領導者,而台灣只是他稱王的一個藉口」。官員也指出,無論賴清德說或做了什麼,中國對台威脅只會多不會少,「因為中國是全球安定發展的重要『逆』因素。」

總統賴清德召開國安高層會議,拍板國安改革提出17項策略。(圖/資料照)

▲總統賴清德召開國安高層會議,拍板國安改革提出17項策略。(圖/資料照)

掣肘對台威嚇,定調中國為境外敵對勢力

過去一年來,台灣對於中國的文攻武嚇也有一些反制措施,包括賴清德針對中共威脅5個面向提出17項因應策略,據總統府層峰指出,賴清德為首位定調「中國為境外敵對勢力」的總統,該項「國安改革」橫跨國安與行政眾多部門,是全面性精進與推動國安法制工作,讓過去在模糊地帶、無法可管的在台協力者行為,未來有法律規範可罰。

賴清德表示,最近法務部高檢署起訴間諜64人,是2021年的3倍,除了有現役、也有退役軍人。另外,台灣統促黨有成員背景是黑道,復康聯盟黨背景是退役將領,台灣軍政府也是退役將領組成,這些都是中國的外圍組織,將來打算在台灣境內裡應外合,由此可見中國對台灣的滲透相當嚴重。國安官員透露,上述這些也是我方必須針對國家安全再度調整作為的關鍵原因。

賴清德的國安改革當中,還有一項特殊宣示,是要全面檢討並修正《軍事審判法》並恢復軍事審判制度,讓軍法官回到第一線,與檢調司法機關共同協力,處理現役軍人涉犯叛亂、利敵、洩密、廢弛職務、抗命等軍事犯罪的刑事案件。未來現役軍人觸犯《陸海空軍刑法》的軍事犯罪案例,將交由軍事法院審判。其中並未提及包含一般刑事案件。

儘管國內政壇對軍審法有諸多疑義,但賴清德捍衛國家安全的決心可見一斑。台灣智庫中國問題研究中心主任吳瑟致指出,此刻做這件事情,也跟當前的國際環境有關,因為國際社會在對中國的疑慮正在加劇,再來是美中之間不管是關稅問題或競爭問題,「台灣也必須展現對於中國的態度!」

在台宣傳「武統」,遭移民署廢止在台依親居留許可之中配。(圖/翻攝自陳志金Threads)

▲在台宣傳「武統」,遭移民署廢止在台依親居留許可之中配。(圖/翻攝自陳志金Threads)

驅逐在台宣傳「武統」中配

今年3月底,3名中國籍配偶因涉及在台灣散布武統台灣言論,遭我移民署認定其言論已觸及危害國家安全之虞,違反《兩岸人民關係條例》,決議廢止其在台依親居留許可,陸續遭遣送離境,再度引發軒然大波。稱要「統一台灣」的中配有人主張言論自由,認為遭驅逐出境是賴清德扼殺言論自由,但賴清德於今年4月7日的言論自由日也強調「任何鼓吹剝奪台灣人民自由,主張讓中華民國台灣消失的倡議,都不是台灣社會能夠接受的言論自由。而百分之百的言論自由,更不是利用自由,來消滅自由。」也替驅逐中配一事,做出結論。

國防預算達GDP3%,強化各式軍武

面對中國軍事威脅、統戰滲透,賴清德除了透過各種制裁措施反制,更重要的還是要強化國防一事,今年4月1日起,賴清德下令提升志願役勤務加給以及戰鬥部隊加給,月增最高12000元!接下來還要優先編列特別預算,讓國防預算達到GDP3%以上的目標。更有學者建議,兩棲作戰的兵力得增加10倍,另外軍費也得擴充。前國防安全研究院國安所所長沈明室就表示,國防預算不太可能一步到達GDP的5%或10%,而是要循序漸進,該筆經費也不一定要拿來購買武器,「你現在購買,現在大概也拿不到」,因此對於國家自身的防衛、軍事訓練的提升,費用非常的重要!

總統賴清德赴澎湖勗勉中華民國國軍,捍衛我台澎金馬領土主權!(圖/資料照)

▲總統賴清德赴澎湖勗勉中華民國國軍,捍衛我台澎金馬領土主權!(圖/資料照)

除了對外軍購,我國自主研發的各式武器中,象徵海上軍武大突破的潛艦「海鯤號」已經進入海上測試前的最後整備階段,海軍司令部參謀長邱俊榮中將5月6日表示,會將其管制在11月依約完成交艦。一但海鯤號完成各式測驗如期交艦給海軍,也正式宣告這橫跨已故前總統李登輝、前總統陳水扁、馬英九、蔡英文任期的潛艦國造任務,將由總統賴清德開啟新的時代。誠如賴清德一再強調的「身為總統,我的使命,就是要延續國家的生存發展、守護得來不易的民主自由,確保國家主權不被侵犯併吞」。

CH54三立新聞台直播
大數據推薦
熱銷商品
頻道推薦
直播✦活動
三立新聞網三立新聞網為了提供更好的閱讀內容,我們使用相關網站技術來改善使用者體驗,也尊重用戶的隱私權,特別提出聲明。
了解最新隱私權聲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