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新聞
0:00 0:00

朝野僵局難解!賴清德曝「非溝通問題」:得政黨願意溝通才能談

總統賴清德17日對如何化解國會僵局表示,民主的問題,必然要用更大的民主來解決,有兩個方式,就是憲政體制與罷免。總統說明,當人民都可以接受罷免的時候,創制、複決,未來會成為日常,逐漸推展出直接民權,也是民主的深化。

賴清德認為,朝野僵局並非溝通問題所造成,而是溝通也得對方願意,才有辦法再溝通。(圖/翻攝自敏迪選讀YouTube)

▲賴清德認為,朝野僵局並非溝通問題所造成,而是溝通也得對方願意,才有辦法再溝通。(圖/翻攝自敏迪選讀YouTube)

賴總統日前接受網路節目「敏迪選讀」專訪,17日播出訪談內容,主持人詢問如何化解國會僵局,目前是否只有大罷免、或有何策略可以打破僵局。

總統回應,民主的問題,必然要用更大的民主來解決。有兩個方式,就是憲政體制,因為台灣是民主國家,永遠堅持民主憲政體制,立法院的法律有無侵犯其他單位的權力,可以由司法院憲法法庭來裁判。

總統舉例,前立法院長王金平主持朝野協商時有一個分際,若侵犯行政權,會建議立委修正提案,但現在差不多失去這個環節,所以案子違憲多了,自然而然會引發公民力量。

總統說明,當初前總統馬英九也曾公開肯定罷免權,這一次的公民運動,已經代表台灣的民主政治更往前進了一步,就是由間接民主、代議士制度,走向直接民權。當人民都可以接受罷免,創制、複決,未來也會成為日常,逐推展直接民權,也是民主的深化。

對於在野黨擬發動罷免總統,賴總統認為,這是立法委員所擁有的憲政權力,必須尊重。罷免總統的提案,須立法院2/3立委通過後,再經由公民投票,這是屬於憲政體制,身為總統,就是尊重。

對於接下來任期內是否增加跨黨派溝通,總統表示,不是沒有協商,是因為政黨立場,讓法制面的協商根本沒辦法充分發揮。

總統解釋,前總統蔡英文卸任前希望幫朝野建立一個溝通平台,邀請國民黨主席朱立倫與民眾黨前主席柯文哲,但朱立倫並未赴約,柯文哲有來,可是也沒有得到好的結果;他上任後也做了一些努力,希望跟在野黨能有接觸溝通機會,但都不得要領,並沒有辦法實行。

總統認為,目前朝野僵局倒不是因為溝通問題,溝通只是一個手段,還要政黨同意,才有辦法再溝通,當然必須尊重在野的立場。

此外,總統表示,民進黨是民主政黨,不是一言堂,意見不一樣是很正常的,這是民進黨文化。民進黨的內部文化是「對內競爭、對外團結」,所有不同的意見都可以在中常會平台討論。

中央社

CH54三立新聞台直播
大數據推薦
熱銷商品
頻道推薦
直播✦活動
三立新聞網三立新聞網為了提供更好的閱讀內容,我們使用相關網站技術來改善使用者體驗,也尊重用戶的隱私權,特別提出聲明。
了解最新隱私權聲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