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中心/黃致堯報導

▲狗狗對環境溫度變化敏感,主人應根據季節變化與毛孩體質,適當調節室溫與濕度。(圖/pixabay)
寵物也是家人,如何讓牠們住得舒服,是每位毛爸毛媽的日常課題。尤其台灣四季變化大,夏天又濕又熱、冬天又乾又冷,狗狗不像人會開冷氣、加衣服,對環境溫度相當敏感,一旦太冷或太熱,不只會讓牠們不安,甚至可能出現健康警訊。
狗狗最舒服的「理想溫度」是多少?
根據日本寵物資訊網《わんちゃんホンポ》指出,狗狗適合的室溫一般落在攝氏18到26度之間,濕度維持在40%到60%最為理想。不過,這個範圍並不是固定值,應依照狗狗的品種、年齡、體型、健康狀況與毛量來做調整。
像哈士奇這種長毛犬比較耐寒,會偏好涼爽環境;相對地,吉娃娃、法鬥等短毛小型犬,或是年長狗狗,則會更需要溫暖環境才能安心生活。
狗狗因溫差不適時的徵兆有哪些?
1. 呼吸異常與發抖
環境溫度突然變化時,狗狗可能會開始喘得很厲害,這是牠們藉由口腔散熱的自然反應。但如果喘得特別急促、呼吸困難,或是身體蜷縮、顫抖,這些都可能是「溫差引起的不適」。
2. 活力下降與食慾變化
平常活蹦亂跳的狗狗,若突然長時間趴著、懶得動,甚至開始挑食、拉肚子、嘔吐,也很可能是環境溫度讓牠受不了。
3. 體溫異常與舌頭變色
如果摸起來全身冰冷或發燙,甚至流口水、舌頭顏色變紫,這些都是病危徵兆,要馬上處理。
四季氣溫對策總整理!
春秋:溫差大,注意保暖與通風
白天溫暖、夜晚轉冷是春秋常態。建議在家中設立冷熱兩區,讓狗狗自己選擇最舒服的角落。保持通風,讓空氣流通也很重要。
夏天:溫度與濕度雙控最關鍵
室溫超過26°C時,中暑風險飆升。記得開冷氣並搭配除濕機,讓濕度維持在60%以下。拉上窗簾避免陽光直射,加上冰墊或涼感床墊,是降溫小撇步。
冬天:注意保暖與乾燥問題
冷氣團來襲時,別讓室內低於18°C。雖然暖氣能幫助保暖,但也會讓空氣變得乾燥,建議搭配加濕器使用。暖暖包或電毯也可以幫助取暖,但一定要留意低溫燙傷,並確保狗狗能自由移動。散步回家時,也記得幫狗狗擦乾身體,避免著涼。
觀察是最好的溫度調節器
據《わんちゃんホンポ》提醒,狗狗的舒適度沒有絕對標準,最重要的是主人的細心觀察與適時調整,只要用心觀察狗狗的行為與身體狀況,搭配適當的溫濕度管理,就能讓毛孩一年四季都住得舒適、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