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鄭玉如/台北報導

▲小便變茶色恐是肝炎警訊。基隆長庚紀念醫院胃腸肝膽科主治醫師錢政弘提醒,出現倦怠、食慾差、深色尿等症狀,應儘快就醫檢查肝功能。(圖/PIXABAY)
肝細胞受到外來因素影響,產生急性損傷、壞死,就會引發「急性肝炎」。基隆長庚紀念醫院胃腸肝膽科主治醫師錢政弘提到,急性肝炎的症狀多樣,包括倦怠、噁心、黃疸等,若出現小便顏色變深需特別注意,排出「紅茶」、「烏龍茶」顏色的尿液,大多是肝臟出問題,必須趕緊到醫院做檢查。
錢政弘在臉書粉專指出,急性肝炎是一種肝臟突然發炎的情況,常見原因包括「病毒感染、藥物毒性或酒精傷害」,症狀有倦怠、噁心、上腹不適、黃疸等。民眾平時可自我觀察三大警訊,分別是「持續性疲勞、食慾不佳、出現茶色尿」,這類徵象通常在疾病早期就會出現。
錢政弘進一步說明,茶色尿指的是尿液呈現「深褐色」,或像「紅茶、烏龍茶」的顏色,常被誤認為血尿,實際上是膽紅素(bilirubin)無法正常從肝臟代謝,被排到尿液中所致,往往比黃疸症狀還早出現,此時代表肝細胞已受損,無法有效處理血中膽紅素。
錢政弘提醒,疲憊、沒食慾比較難判斷,可能受到情緒影響,但若發現尿液顏色變深,則應高度懷疑肝功能異常,其為急性肝炎的重要臨床表現,應及早就醫評估。有些人看到尿液顏色變深,就會瘋狂喝開水,不過一旦出現肝炎,不管喝多少水,顏色都不可能變淺。
三立新聞網提醒您:
喝酒不開車、開車不喝酒!
未成年請勿飲酒,飲酒過量,有礙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