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新聞
0:00 0:00

誰還記得他/「就我來啦!」楊季章為拆彈犧牲 劉應中憶同袍:是烈士了

記者張雅筑、影音剪輯柯智翔/台北-高雄報導

33年前的4月28日麥當勞民生東路店遭歹徒陳希杰和潘哲明放置炸彈勒索。(圖/資料照)

▲33年前的4月28日麥當勞民生東路店遭歹徒陳希杰和潘哲明放置炸彈勒索。(圖/資料照)

麥當勞民生東路店是全台第一間麥當勞,店號001,但在1992年4月28日時,發生台灣史上最嚴重的爆炸案,當時負責拆彈、年僅24歲的「防爆警察」楊季章不幸殉職。現任偵查第五大隊副隊長劉應中是楊的同學與同事,當年原本協助處理後續工作,卻等來爆炸聲和受傷的同袍。時隔33年接受專訪時,劉應中除了回憶當年的血淚,更強調楊季章不是英雄,而是烈士,他解釋:「英雄是活著的,因公殉職死了就是烈士!」

▲麥當勞員工在男廁天花板發現一個寫著「勿動炸彈」的茶葉罐。(圖/NPA授權提供)

1992年4月28日下午2點40分,台灣麥當勞公司接到一通男子打來的詭異電話,他刻意壓低聲音說:「台北市信義路世貿過松仁路,第一支電線桿有字條,趕快去拿,不然會出事!」說完隨即掛斷。雖然電話沒頭沒尾,但主管仍派人到該處查看,果真發現一張紙,上面寫著恐嚇內容:「今晚10點前,若沒有準備600萬元,即刻執行極端報復!」

麥當勞公司看到恐嚇字條知道被勒索了,但管理階層們各有意見,有的猜測可能是惡作劇?有的覺得應馬上報警,大家爭論不休。很快地歹徒打了第二通電話,表示四維路停車場放了字條,趕快派人去取。

麥當勞員工很快地在一瓶能量飲料罐裡找到字條,歹徒直接表明,在麥當勞民生東路店放了一顆炸彈,如果不立刻準備600萬元的話,恐怕會死傷無數。員工立即在麥當勞內檢查,果然在店內男廁天花板上發現異狀,一個寫著「勿動炸彈」的茶葉罐擺放在那,麥當勞立即報警並疏散顧客。

主嫌陳希杰只因缺錢花用,加上沒錢娶菲律賓籍女友羅莎,就心生歹念,買相關書籍自製炸彈。做出的炸彈與共犯潘哲明,先後放在麥當勞民生東路店等7家門市的男廁內,以威脅公眾生命安全方式進行勒索。

台灣初創防爆警察,24歲楊季章守信不換手面對「超難」炸彈殉職

▲24歲的楊季章明知那時有難度的「水銀抗動裝置炸彈」,但他毫無畏懼,堅持不換手「就我來吧」,還要大家往後退,萬萬沒想到他保住了大家生命安全,自己卻犧牲了...(組圖/NPA授權提供)

楊季章和劉應中警專七期畢業前,刑事警察局派人來甄選有意願從事防爆蒐證工作的警察,他們倆人剛好都有興趣,就加入培訓,成為台灣第一批防爆警察。當年,全台灣處理爆裂物的警察單位,只有刑事警察局特一隊防爆組。

劉應中受訪表示,永遠忘不了那天,他們傍晚5點接到通知,時任組長的李東平帶著他、葛永興和楊季章先到現場去。後來透過手持X光機掃描,確認天花板的茶葉罐裡是炸彈,還是非常難拆除的「水銀抗動裝置炸彈」。「水銀抗動裝置炸彈」原理是指水銀在容器內會因重力關係有流動性,容器的形狀會影響水銀接觸電極的條件,晃動過程如果水銀接觸到兩端電極時(兩條線與水銀碰在一起),就會導電引爆炸彈。

炸彈放在狹窄的天花板空間裡,楊季章還得穿上重達逾30公斤的防爆衣,在離地約1、2公尺高度上作業,劉應中說,那重心非常容易不穩,而且整個環境又很悶熱,頭罩可能會起霧影響視線,最重要的是,體力問題,因為楊季章堅持負責主處理不換手,即便本來不是自己的班,但他覺得說好了換班就換班,要守信且自己都值班那就「我來吧!」即便自己早已知道那是超難拆的水銀炸彈。

當年在現場採訪的退休資深攝影記者沈明杰表示,自己對楊季章的印象就是身穿防爆衣,曾在爆炸前出來向大家揮揮手,告訴大家那是「真的炸彈」,要大家往後退。沈明杰說:「本來(距離)20公尺就拉到50公尺了,回報是真的,大家全部都緊張了!」最後更讓大家震撼的是,那爆炸聲響,本來大家在馬路上等,立刻變成一個安全通道,除了趕快紀錄,也對楊季章感到「很毋甘!」

「如果說要哭,是等他出殯以後再哭...」

▼▲劉應中回憶當時說,自己那時30秒準備踩步接手,但卻等到的是爆炸聲響,衝進男廁全都是煙,找不到楊季章的身影,當下自己真的非常慌。(圖/記者張雅筑攝、資料照)

劉應中回憶當時說,自己那時30秒準備踩步接手,但卻等到的是爆炸聲響,衝進男廁全都是煙,找不到楊季章的身影,當下自己真的非常慌。(圖/記者張雅筑攝、資料照)

劉應中當年負責協助處理後續工作,他解釋,楊季章本來應該在30秒要完成拆彈任務「套好、黏好、下來」,但就在接近30秒自己準備要踩步進去時,就「蹦」一聲巨響。等到爆炸波過後,劉應中趕快衝進麥當勞廁所,卻什麼都找不到,裡頭煙霧迷漫,看著狼藉的現場還有推不開的門,他說,那時的自己非常慌,心裡只想趕快救出楊季章。

即便穿著當年最好的防爆衣,仍不敵水銀炸彈的威力,楊季章的楊季章雙手被炸斷,內臟也被震裂,頭盔面罩內布滿鮮血,送醫搶救還是不幸回天乏術。劉應中回憶當年送著楊上救護車的樣子,仍歷歷在目,他說,那時的楊季章不斷口吐鮮血,自己握著他的手說:「你要加油,你要撐住 !」

同袍在眼前出事,這是如此傷心和震撼,但他們卻沒有時間難過。劉應中表示,那時嫌犯仍到處放炸彈,「那件案子以後,一直處理到晚上,回到辦公室很累了,沒有心情去想那個,你會想明天還有什麼任務要做,再回到現場,再去配合鑑識科去做一個採證動做,還要畫現場圖等。」直言根本沒那時間讓你哭、讓你難過,唯一能哭能哀悼楊季章的時間,就是他出殯的時候。

劉應中直言,那段期間,大概一個月,都非常難過,「真的很難過,可是你每天早上起來,你就是要處理很多事情,沒有時間讓你哭啊!」但冥冥之中很巧的是,近一個月,也就是在1992年5月16日,台灣警方逮捕主嫌陳希杰和共犯潘哲明,在楊出殯前順利破案。

圖右一為主嫌陳希杰、右二為共犯潘哲明。最後主嫌陳希杰竟逃死只判無期徒刑,因為法官認定,他的犯意是要恐嚇取財不是殺人。加上他留有紙條說明如何拆彈,足見並無殺人意圖。(圖/NPA授權提供)

▲圖右一為主嫌陳希杰、右二為共犯潘哲明。最後主嫌陳希杰竟逃死只判無期徒刑,因為法官認定,他的犯意是要恐嚇取財不是殺人。加上他留有紙條說明如何拆彈,足見並無殺人意圖。(圖/NPA授權提供)

最後主嫌陳希杰被判無期徒刑,共犯潘哲明則判了15年6個月,但兩人都沒有「關好關滿」,早已經出獄。知情人士向記者透露,陳希杰早已病死數年,是否屬實還有待查證。

楊季章用自己的生命為「弟兄們」換來更多的安全和保障

▲麥當勞爆炸案後,刑事警察局徹底檢討了防爆小組的機制和提升裝備與訓練等。(示意圖/資料照)

防爆烈士楊季章的殉職並沒有「今日公祭,明日忘記!」麥當勞爆炸案暨楊季章犧牲後,時任刑事警察局長盧毓鈞訂定《因公殉職人員遺族生活慰問辦法》,並徹底改進和提升防爆人員的裝備與訓練,刑事局也提高危險加給。

現在不再以「可能犧牲人命的風險當作代價」來拆解炸彈破案,改以發現、疏散、引爆、蒐證,再循線偵破的模式來處理,最重要的是,現在有機械手臂和防爆機器人等來協助拆彈,讓警員不必徒手和近距離接觸炸彈,所以近幾年警方防爆人員幾乎達到「零傷亡」的紀錄。此外,現今執法單位在訓練防爆專業人員,也訓練防爆偵蒐犬。

麥當勞的廁所天花板也全都改建成密閉式,無法再任意打開。(圖/資深記者鍾志鵬攝)

▲麥當勞的廁所天花板也全都改建成密閉式,無法再任意打開。(圖/資深記者鍾志鵬攝)

麥當勞為了避免類似事件再發生,廁所天花板全都改建成密閉式,無法任意打開。

防爆沒有英雄?

▼▲楊季章當年穿的防爆衣,現在收藏在世界警察博物館。(圖/世界警察博物館授權提供)

楊季章當年穿的防爆衣,現在收藏在世界警察博物館。(圖/世界警察博物館授權提供)

楊季章當時在爆炸現場唯一留下來的遺物,就是身上的皮夾。(圖/資料照)

▲楊季章當時在爆炸現場唯一留下來的遺物,就是身上的皮夾。(圖/資料照)

給人鋼鐵硬漢形象的副隊長劉應中,談及昔日同袍劉應中,淚水還是不自覺滑落。他表示,楊季章的犧牲不能稱作「英雄」,應該要叫「烈士」了,英雄是活的才叫英雄,死了因公殉職了就是烈士了。劉應中進一步解釋,防爆工作只有0跟100,沒有所謂中間值,處理不好就是什麼都沒有了,處理得好,你活下來,還可以繼續去做你想要做的事。

劉應中語重心長地說,自己一直想「防爆英雄」這個問題,他認為:「防爆沒有英雄,防爆只有烈士,明明知道很危險,我還是要那個。」

劉應中感嘆表示,防爆沒有英雄只有烈士,對他而言楊季章就是烈士!(圖/記者張雅筑攝、資料照)

▼▲劉應中感嘆表示,防爆沒有英雄只有烈士,對他而言楊季章就是烈士!(圖/記者張雅筑攝、資料照)

劉應中感嘆表示,防爆沒有英雄只有烈士,對他而言楊季章就是烈士!(圖/記者張雅筑攝、資料照)

以下為《三立新聞網》向防爆烈士楊季章&全台灣防爆警察致敬:

不是所有英雄都穿著披風!

不論過了多少年,楊季章都不該被忘記,因為沒有祂,麥當勞爆炸案死傷可能更嚴重,沒有祂,台灣的防爆警察制度和訓練不會進步這麼快。

除了要感謝楊季章烈士的犧牲外

當年的麥當勞爆炸案第一時間其實還有3位英雄,那就是李東平、劉應中和葛永興

冒著生命風險在拆除炸彈,守護大家的生命安全,您們是人民安全的保護屏障,感謝您們臨危不亂、堅守崗位

謝謝全台每一位防爆警察-刑事警察局偵查第五大隊

【特別感謝以下單位協助專題製作&採訪】

警政署
刑事警察局
中央警察大學-世界警察博物館
偵查第五大隊偵三隊
資深記者沈明杰、洪紹欽

#誰還記得他

CH54三立新聞台直播
大數據推薦
熱銷商品
頻道推薦
直播✦活動
三立新聞網三立新聞網為了提供更好的閱讀內容,我們使用相關網站技術來改善使用者體驗,也尊重用戶的隱私權,特別提出聲明。
了解最新隱私權聲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