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中心/程正邦報導

▲川普(左)對台徵收20%關稅,比日韓15%還高,總統賴清德稱是「階段性任務」。(組合圖)
美國宣佈對70國徵收10%至41%新關稅
美國總統川普於8月1日簽署最新行政命令,針對約66至69個貿易夥伴實施新一輪「互惠關稅」,稅率範圍介於10%至41%之間,涵蓋歐洲聯盟、加拿大、台灣、南非與福克蘭群島等地。此政策於8月7日正式生效,導致全球股市大幅下挫。道瓊指數下跌逾1.2%、標普500下滑1.6%、那指下探2.2%;美平均關稅由前年2.3%飆升至18%(平均有效稅率18.3%)。
台灣暫時關稅20% 高於日韓仍有調降空間
多個國家遭同時提升關稅比率:加拿大稅率從25%升至35%(反毒品流入問題引起);巴西遭追加至50%(基礎稅率10%+額外制裁40%);瑞士亦從31%攀升至39%;而台灣考量其晶片出口戰略與產業特性,適用暫定關稅為20%,低於印度25%、南非為30%;但仍高於日本、韓國與歐盟等15%稅率的國家。

▲福克蘭群島有十萬隻企鵝,比人還多,圖為長冠企鵝。(圖/翻攝維基百科)
福克蘭群島意外受禮:稅率由41%降至10%
本波政策中,福克蘭群島原規劃實施41%關稅,涵蓋其出口至美國的商品,如冷凍魚類等。然而在最終調整中,稅率降至10%基礎稅率。該群島人口僅約3,500人,卻棲息數十萬隻企鵝,成為本次關稅調整中少數「鬆一口氣」的地區之一。
消費者與專家警告:家庭支出飆升,通膨恐惡化
耶魯大學預算實驗室(The Budget Lab)研究指出,新關稅將導致美國家庭年均支出增加約2,400美元,可能推動通膨,特別是鞋類(上升40%)、服飾(上升約38%)價格短期內顯著上漲,長期仍維持高於平均水平。
經濟學者與貿易分析人士警告,此類單邊高稅政策不僅可能傷害美消費者與製造業,也加劇全球供應鏈不確定性與貿易摩擦,對全球經濟穩定構成挑戰。

▲川普支持者認為關稅政策成功,專家提醒恐導致通膨。(圖/翻攝自川普臉書)
白宮支持者稱讚政策是川普式成功談判
美國貿易代表 Jamieson Greer 在官方聲明中指出,此輪關稅措施旨在促進美國製造業回流、壓制貿易逆差,並向對方施壓以達成更對美國有利的貿易協議,可為美國出口商帶來市場機會與產業投資。然而,該立場仍遭反對者質疑其長期可行性與合法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