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中心/綜合報導

▲永齡希望小學機器人大賽,500位師生熱血參與。(圖/永齡基金會提供)
2025年夏天,結合一群孩子希望與夢想的的科技冒險正式啟動——第一屆「永齡希望小學機器人大賽」今日盛大開幕。由永齡基金會主辦、集結全台超過500位希望小學的師生參與;孩子們穿上分隊制服、揮舞專屬隊旗、在光影閃爍的競技場上,操控著自己親手打造的機器人,這一刻,他們不只是小學生,而是未來的創造者。這場比賽不只是科技教育的一環,更是一場點燃潛力、翻轉未來的社會行動。

永齡基金會執行長郭曉玲在開幕式上逐一授旗給每個小隊,並勉勵孩子們:「你以為做不到,但只要你想,永齡就支持你做到。」她進一步說明,「STEM教育要從小扎根,但目前在台灣仍非常不普及,尤其對偏鄉與弱勢的孩子來說更是一道高牆。這次機器人賽事與教學資源就是要讓孩子在成長過程中就能打開視野、啟動夢想。當教育變得可觸、可及、可參與,孩子就會主動出擊;而當孩子動手了,改變就開始了。」

▲第一屆永齡希望小學機器人大賽正式啟動,翻轉未來的科技實踐。(圖/永齡基金會提供)
給不起的夢,永齡來實現!
AI科技教育的發展正快速席捲全球,但現實是對弱勢孩子而言,機器人教育的資源遙不可及。永齡基金會為了彌平教育資源落差,開放全台希望小學報名,只要成功組隊即捐贈標準機器人套件、規劃專業教師培訓、甚至模擬國際賽事舉辦,讓資源匱乏的孩子也能擁抱世界舞台。


機器人教育的價值:不只是科技,更重要的是解決問題的能力
機器人教育不只是玩具或比賽,它是讓孩子透過動手操作學會邏輯思維、團隊協作與解決問題能力的絕佳情境。從理解、學習、組裝、寫程式到操作與除錯,每一個錯誤、每一場失控、每一次成功,都是深刻的學習。


參加「永齡希望小學機器人大賽」的孩子們,從零開始,一步步摸索程式語言、設計感應器邏輯、協同編排機器人任務流程。這不只是科技教育,而是鍛鍊未來公民所需的創造力、堅持力與面對未知的勇氣。
我們相信——教育平等的社會行動、翻轉未來的科技實踐
永齡基金會發起永齡希望小學計畫超過18年,除了符合教育部學習扶助的國英數學科課後輔導;更自主發起多元與STEM課程,啟發孩子的無限潛能。永齡希望小學機器人培訓教師彭亮瑾表示:「STEM課程真的不簡單,但是孩子們總是很開心,因為他們的樂趣就在於發自內心想要自己找出解決方法」。永齡團隊歷時一年籌辦,從課堂規劃、教學試課、師資培訓,過程中持續調整教學方式,並從中引導培養學生學習解決問題與團隊合作,每一步都是永齡為孩子開發的未來跑道。

不只是機器人大賽,永齡基金會在隔天也將在台灣科學教育館與台北市立天文科學教育館舉辦 STEM 夏令營,超過一千位來自偏鄉的孩子將親身經歷,從宇宙觀測科學到科技創新體驗,全方位點燃孩子對STEM知識的熱情。

▲永齡機器人大賽各分校授旗蓄勢待發。(圖/永齡基金會提供)
郭曉玲執行長也說道:「我們相信,只要你願意開始,科技不會排除你,永齡也不會缺席。我希望每個孩子不管因為機器人大賽還是STEM夏令營,都留下了快樂的回憶,並記得當下激動的心情;無論成敗,都要為自己的主動積極而感到驕傲。這場夏日的體驗,是孩子與世界對話的起點。這場啟動,是永齡對台灣下一代的承諾。讓不可能成為可能;讓今天的孩子,擁有改變明天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