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中心/倪譽瑋報導

▲營運至今已有20多年的知名廉航「捷星亞洲」於7月31日停止營運。(圖/翻攝自Jetstar Asia臉書)
有些旅客搭飛機時會考慮廉價航空,不過該領域的競爭也相當激烈。日前捷星亞洲(Jetstar Asia)因成本過高、競爭對手強等因素,預計本財年的虧損逼近新台幣7億,母公司展開「策略重組」關閉捷星亞洲,估有500名員工被資遣;而目前公司官網可見「捷星亞洲自2025年7月31日起已停止營運」。
綜合《CNN》等外媒報導,捷星亞洲2004年成立、總部位於新加坡,母公司是澳洲航空(Qantas)集團。過去捷星亞洲曾在亞洲廉航市場佔有一席之地,但後續面臨營運成本高昂、亞洲航空(AirAsia)和酷航 (Scoot)等同業的競爭,近年來虧損擴大。
今(2025)年6月捷星亞洲表示,未來7週從新加坡出發的航班持續營運,但會逐步縮減班次,營運只到7月31日。澳洲航空執行長哈德森(Vanessa Hudson)說明,捷星亞洲的財務十分艱困,部分供應商成本飆漲幅度達200%,預計捷星亞洲在本財年的虧損將達3500萬澳元(約新台幣6.7億元)。
澳洲航空分析,關閉捷星亞洲進行「策略重組」可將其產能最佳化,旗下13架客機預計分配至澳洲、紐西蘭的航線,並強調的捷星澳洲(Jetstar Airways) 和捷星日本(Jetstar Japan) 航線不受影響。另外,捷星亞洲約有500名員工因終止營運被資遣,公司方承諾提供補償、就業輔導等一系列支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