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中心/楊惟甯報導

▲夫妻自認有6000萬日圓儲蓄可安穩度過餘生。(圖/freepik)
若沒有完善的退休財務規劃,光靠眼前的存款與年金,突如其來的變數就可能讓原本的安穩生活夢碎。日本一對60多歲退休夫妻,原本擁有6000萬日圓(約新台幣1200萬元)儲蓄,每月還可領38萬日圓(約新台幣7.6萬元)年金,自信能無憂度過餘生,卻因盲目投資與突發的醫療支出,短短兩年內資產消失一半,退休生活陷入危機。
據日媒《THE GOLD ONLINE》報導,63歲的雄一郎(化名)與妻子花江皆為退休教職人員,合計擁有6000萬日圓存款。由於孩子早已自立,生活壓力不大,兩人本可選擇再任用教師繼續工作,但考量到儲蓄與未來年金收入充足,決定提前退休,計畫在65歲開始領年金前,靠儲蓄度過過渡期,迎接悠閒晚年。
但兩人卻忽略了支出並未隨退休減少,反而因為有了更多的閒暇時間,花江迷上「隔天到貨」的網購,加上持續外食等習慣,讓存款一夕大減。更雪上加霜的是,雄一郎在一次聚會中聽信朋友建議,認為必須靠投資來抗通膨,在未經妻子同意下,投入1000萬日圓購買「假配息」投資信託,直到本金不斷縮水,才驚覺落入陷阱。
不僅如此,某天雄一郎的母親因為意外跌倒骨折住院,後續龐大的醫療支出及安養機構照護,再度衝擊家中財務,使夫妻倆的資產在短短2年內僅剩當初的一半。原以為的「樂活退休生活」瞬間變成警訊,夫妻倆才意識到規劃上的盲點。
事實上,雄一郎與花江的狀況非個案,日本高齡族面臨相同處境的大有人在。根據統計,日本60至64歲男性就業率高達84%,女性也達65%。日媒指出,在日本,「退休」並不等同於「完全退出職場」,仍有許多高齡爺爺、奶奶會透過兼差的方式維持基本收入,避免資產快速消耗。
報導指出,對即將退休或已邁入退休生活的人來說,理財不是只是算一算帳、看數字那麼簡單,而是要對未來可能出現的變化有警覺心。跟高風險的投資比起來,選擇繼續工作、慢慢賺,反而更能撐久、也比較安心,不會一不小心就把老本賠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