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新聞
0:00 0:00

從一胎化政策走向「育兒補助」 中國能否成功搶救生育率?

大陸中心/紀玫瑄報導

繼2016年取消一胎化政策後,中國再發布新的育兒補貼政策,搶救年年下滑的生育率。(示意圖/翻攝自pixabay)
繼2016年取消一胎化政策後,中國再發布新的育兒補貼政策,搶救年年下滑的生育率。(示意圖/翻攝自pixabay)

中共中央辦公廳、中國國務院辦公廳7月28日發布「育兒補貼制度實施方案」,將對3歲以下的嬰幼兒發放育兒補貼,每年發放3600元人民幣(約新台幣1.5萬元),以此挽救年年創新低的生育率,但專家直言「育兒補助看起來是個陷阱,尤其是社會結構根本沒有準備好支持女性兼顧家庭跟事業」。

中國所面臨的人口危機:從一胎化走向「鼓勵生育」

為刺激生育率,2016年中國政府取消一胎化政策(一孩政策),2021年5月31日開始實施三孩政策,今年7月底更首次通過全國性現金育兒補貼,將補助3歲以下新生兒每年3600元人民幣(約新台幣1.5萬元),預計將使2000萬個家庭受益。與過去一胎化政策下,若是生超過一個孩子會被政府裁罰10萬元人民幣(約新台幣41.7萬元),甚至是強制墮胎、進行絕育手術等降低新生兒數的手法,形成強大的對比。

每年1.5萬的育兒補助,會增加中國年輕人的生孩意願嗎?

耶魯大學人口學家兼社會學教授Emma Zang,受《CNN》訪問時表示,中國政府的新政策顯示他們將「生育率降低」視為是緊迫的國家問題,並用發錢的方式吸引年輕人生育小孩,但同時也認為這項政策對生育率的提升不會有顯著的幫助。

根據北京的育娃人口研究機構(YuWa Population Research Institute)最近的研究,在中國撫養一個孩子到成年18歲,平均需花費538,000元人民幣(約新台幣225萬元),是中國人均國內生產毛額(GDP)的6.3倍,僅次於南韓的7.79倍,也讓中國成為世界上撫養孩子最昂貴的地方之一。

亞洲部分國家同樣也面臨生育率下滑的問題。(示意圖/翻攝pixabay)
亞洲部分國家同樣也面臨生育率下滑的問題。(示意圖/翻攝pixabay)

過去也曾推動育兒補助的南韓、日本等東亞國家,最終都未能明顯提高生育率,在於高房價、高失業率、長工時、剛剛好養活自己的收入,這些不利孕育下一代的因素之下,都一再阻擋年輕人生育下一代,而這正也是中國年輕人所面臨的。

中國年輕人怎麼看?

有名中國年輕人受訪時表示,她對未來感到沒有希望,「知道自己無法為孩子提供良好的教育和生活環境」,更直言不生育孩子也是種善意的行為,「我不希望我的孩子像我一樣在社會底層掙扎,沒有向上流動的機會」,躺平人生也是種選擇。

此外,不只是養育小孩的成本影響年輕人生孩意願,過往一胎化政策的傷害也持續影響著中國人。現年30歲的方小姐向《CNN》透露,她的家庭受到一胎化政策影響深遠,當她的母親懷孕、有了第二個孩子,為了避免遭到生育懲罰,身為長女的她被父母送走,她坦言「我童年時期感受到的所有恐懼、迷茫和不安全感,或多或少都對我產生了影響」。

中國的社會結構準備好了嗎?

耶魯大學人口學家兼社會學教授Emma Zang也直言,隨著越來越多女性受過高等教育、擁有不錯的職業,她們渴望受到更平等的對待,但女性卻仍被綑綁於「成為賢妻良母」的傳統觀念中,更強調「育兒補助看起來是個陷阱,尤其是社會結構根本沒有準備好支持女性兼顧家庭跟事業」,並建議政府透過政策給予更多的陪產假、工作職位的保障與彈性工作等等有利於生養小孩的條件,否則再多的生育補助都無法提升生育率。

CH54三立新聞台直播
大數據推薦
【#AI即時翻譯字幕 #直播中LIVE】輝達GTC首登華府 黃仁勳Keynote受矚
熱銷商品
頻道推薦
直播✦活動
三立新聞網三立新聞網為了提供更好的閱讀內容,我們使用相關網站技術來改善使用者體驗,也尊重用戶的隱私權,特別提出聲明。
了解最新隱私權聲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