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中心/張尚辰報導
包裹拆封後,包材應確實做好垃圾分類。(示意圖/資料照)近年來,「網購」成為許多人購物的重要途徑之一,但是包裹拆封後的包裝材料該怎麼丟呢?對此,環保組織「RE-THINK重新思考」表示,列出常見的包材分類,提醒民眾雖然生活中不可避免地會出現許多網購帶來的包材垃圾,不過我們只需要盡力將「可回收物」回收、「不可回收物」延長使用壽命創造其額外價值,就能為環境保護盡一份心力。根據《廢棄物清理法》,若民眾未依規定丟棄,可處1200元以上至6000元以下罰鍰。
RE-THINK重新思考在《回收大百科》網站中發文,指出隨著電商平台產業興起,網路購物成為消費的新趨勢,而便利背後產生的包裝箱、防撞耗材造成環境巨大負擔。根據環保署統計,平均每年產生的網購包材廢棄物高達3萬公噸,若將此數值換算成包裝盒或袋子,數量則超過1億個,是個非常驚人的數字。
對此,RE-THINK重新思考列出常見的6種網購包材,分別說明其分類及重複利用的方式,如下:
●【紙箱】可回收
可將膠帶、貼紙等雜質去除,效提升紙類回收品質,拿來收納或再次寄送也很實用,如果是郵局的便利箱還可循環使用,節省郵資。
●【保麗龍】丟立體類/一般塑膠回收
屬於PS塑膠類,並不是很容易再生的塑膠材質,少用為妙。若真的有需要回收的保利龍,也不要拆成小碎塊,容易產生塑膠微粒。另外,保麗龍僅耐熱攝氏70度,為了安全著想不要拿來當隔熱墊。
●【破壞袋】一般垃圾
可以拿來當小型垃圾袋,增加一次使用機會。
●【泡泡袋】一般垃圾
可以轉贈給需要的商家重複使用或留下來包裹易碎物、酒瓶。
●【緩衝材】戳破後丟一般垃圾
●【出貨單、明細單】貼紙丟一般垃圾;紙類則要回收,遮蔽個資之後分類丟棄。
最後,RE-THINK重新思考提醒民眾,生活中雖有不可避免的包材垃圾,但我們只需要盡力將「可回收物」好好回收、「不可回收物」延長它們的使用壽命創造其額外價值,就能為環境保護盡一份心力。值得注意的是,根據《廢棄物清理法》,若民眾未依規定丟棄,可處1200元以上至6000元以下罰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