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中心/程正邦報導
南韓重男輕女,在職場待遇和升遷上尤為明顯。(圖/翻攝自Pixabay)根據韓國女性政策研究院最新發布的「性別統計」報告,南韓在性別薪資平等方面仍面臨嚴峻挑戰。儘管近年來薪資差距有所縮小,但女性月薪平均仍比男性低了 29%,同時,女性在低薪勞工市場中的比例更是男性的兩倍多,凸顯出勞動市場的性別不平等現象依然根深蒂固。
OECD會員國 南韓性別薪資差距仍居冠
這份報告顯示,2024年南韓女性的平均月薪比男性少了 29%,此一差距在經濟合作暨發展組織(OECD)35個會員國中依舊位居首位。儘管過去五年來,南韓的性別薪資差距已從 2018年的 34.1%降至2023年的29.3%,縮小了4.8個百分點,改善速度優於同期OECD平均的 1.7個百分點,但根據《韓國先驅報》和《中央日報》等媒體報導,南韓的差距仍約為OECD平均值11.3%的2.6倍。相較於澳洲(10.7%)、加拿大(16.5%)和瑞典(7.5%)等國家,南韓的性別薪資差距顯然高出許多。
南韓低薪勞動人口比率,女性是男性的兩倍。(示意圖/翻攝自Pixabay)低薪陷阱 女性勞工處境更艱難
除了整體薪資差距外,報告也揭示了女性在低薪勞動市場中的劣勢。2024年,南韓女性低薪勞工的比率高達 23.8%,而男性的比例僅為 11.1%,幾乎是男性的兩倍以上。若以 2023年OECD的可比較數據來看,南韓女性的低薪勞工比例為 24.5%,比男性高出 13.6個百分點,這意味著每四名女性中就有一名屬於低薪勞工,而男性則約為十分之一。
管理層與政治領域女性代表性偏低 更形性別不均
進一步數據指出,2024 年南韓只有 17.5% 管理職位由女性擔任,遠低於 OECD 平均 30–40%,例如法國 38.9%、德國 28.6%、挪威 33.7%。政治領域亦不樂觀,2025 年女性僅占國會議員 20.3%,而冰島(46%)、芬蘭(45.5%)、法國(36.2%),對照鮮明。
韓國女性政策研究院指出,性別薪資差距和低薪勞工比例是衡量女性經濟地位與勞動市場不平等的兩大核心指標。該研究院呼籲政府應積極推動結構性改革,提升薪資透明度,並提供更多支持措施以保障女性的職涯發展,從而根本性地改善女性的勞動環境,並強化其經濟自主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