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柯美儀/台北報導
農業部今舉行114年全國漁民節全國記者會,公開表揚12位模範漁民。(圖/記者柯美儀攝影)農業部於今(3)日舉行「114年全國漁民節全國記者會」,由漁業署署長王茂城親自為12位模範漁民披掛榮譽彩帶,公開表彰其在漁業創新、環境永績、社區貢獻等方面的傑出表現。其中,曾是五星級飯店經理與大專講師的鄭瑞隆,因父母年邁毅然返鄉,投身養殖產業,短短數年便創下多項第一。
本屆12位模範漁民橫跨不同年齡層,從年僅35歲的劉柏君,到年近70歲的李美金,涵蓋青年、中壯年與資深漁業工作者,其中女性漁民佔3位,展現出漁業群體的多樣化與包容性。獲獎者們來自遠洋、沿近海、養殖、漁家婦女及漁業資源保育等五大領域,皆以智慧技術與創新管理為基石,引領台灣漁業走向永續發展的轉型新未來。
鄭瑞隆於民國110年取得全台第一張水產類「農產品初級加工場證」。(圖/記者柯美儀攝影)其中,從五星級飯店經理、大專講師,到如今榮獲模範漁民殊榮的鄭瑞隆的因父母年邁,他毅然返鄉接手家族產業,在屏東建置3公頃純海水養殖場,專養龍膽石斑、草蝦與午仔魚等高經濟魚種。短短幾年,他不僅延續傳統,更為產業注入全新思維。民國110年,鄭瑞隆取得全台第一張水產類「農產品初級加工場證」,並自創品牌,透過分級包裝與冷凍加工,將產品成功打進婚宴會館、星級飯店與冷鏈通路,實現「從漁場到餐桌」的跨域升級。
民國111年,他進一步成立「屏東縣鴻勛水產生產合作社」,整合20公頃聯合養殖區,推動產銷履歷驗證、「屏東優質水產標章」與「水產品溯源QRCode」,建立安心食魚模式。隨著政府政策推進,他逐步導入漁電共生與智慧監測設備,兼顧節能減碳與品質控管,成為養殖業六級化、品牌化與永續化的領航者。
鄭瑞隆的故事,展現了青年返鄉不僅是責任的承擔,更能透過專業與創新,開啟漁業新局。他用實際行動證明,養殖不再只是傳統產業,而是結合科技、環保與品牌力的未來產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