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中心/程正邦報導
不少人認為洗碗比煮菜還累,許多家庭乾脆去外面用餐。(示意圖)煎、煮、炒、炸是許多家庭的日常,但料理後的油膩鍋具,往往讓清潔工作變得困難又費時。很多人習慣抓起海綿和清潔劑就直接清洗,但這樣看似快速的動作,在廚師專家眼中卻是個NG行為。日本知名廚師Papuchan透過專欄指出,直接用海綿洗油鍋不僅會縮短海綿壽命,更可能讓家中的排水管變成「臭水溝」。
如果餐具過於油膩,海綿會吸入過多油脂,加再多清潔劑也洗不乾淨。(圖/Pexels)NG行為大解析:為什麼海綿會變成「油脂吸塵器」?
根據日本《Yahoo JAPAN》專欄報導,料理後的油汙若直接用海綿清洗,會帶來兩大負面影響:
1. 海綿壽命縮短:油脂會迅速附著在海綿的多孔結構上,難以徹底沖洗。這不僅降低了海綿的清潔效率,還會讓海綿變得黏膩、滋生細菌,使其壽命大幅縮短。
2. 排水管異味與堵塞:清洗過程中,未經處理的油脂會隨水流進入排水管。這些油脂會附著在管壁上,日積月累形成油垢,不僅容易產生難聞的腐敗氣味,嚴重時甚至可能造成水管堵塞,影響排水。
Papuchan進一步解釋,當海綿沾滿油脂後,再多的洗碗精也難以產生足夠的泡沫。這使得鍋具表面雖然看似乾淨,實際上仍有殘留的油膜,無法達到真正的潔淨效果。
廚房水管藏汙納垢,如果堆積過多油脂,會散發水溝的臭味。(示意圖)專家教戰!清潔油鍋「一擦二洗」黃金法則
那麼,如何才能有效又輕鬆地清潔油鍋呢?Papuchan分享了簡單的三步驟,能有效解決油膩問題,同時保護鍋具塗層,延長使用壽命。
步驟一:廚房紙巾「第一道」清潔
在油鍋稍微冷卻、但油脂仍有溫度時,用廚房紙巾或揉成一團的廢舊保鮮膜,將鍋內多餘的油脂擦拭乾淨。這個動作是整個清潔流程的關鍵,它能從源頭減少流入水管的油脂量。
步驟二:中性清潔劑「第二道」清潔
將殘餘的油垢擦拭乾淨後,再使用沾有少量中性清潔劑的海綿進行第二次清洗。此時,因為大部分油脂已被清除,清潔劑能輕鬆產生泡沫,有效去除剩餘的微量油汙,達到最佳清潔效果。
專家提醒,鍋子要等冷後再洗,如果直接沖冷水會傷鍋。(示意圖/PIXABAY)注意溫差:塗層鍋具的「大忌」
這種「先擦再洗」的方法,不僅能徹底清除鍋具油汙,更從根本上解決了排水管異味與堵塞的問題。不過,Papuchan特別提醒,若使用的是有塗層的鍋具(如氟樹脂或鑽石塗層),切勿在鍋子還在高溫時直接沖冷水。劇烈的溫差會使塗層因熱漲冷縮而剝落,不僅影響不沾效果,更會大幅縮短鍋具的使用壽命,故清洗時應格外注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