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綠4強爭雄】挑戰首位出身縣區市長 邱議瑩盼從交通打通高雄任督二脈

記者劉秀敏/台北報導

民進黨立委邱議瑩角逐黨內高雄市長提名,於各區舉辦座談會,獲得市民不小共鳴。(圖/翻攝自邱議瑩臉書)
民進黨立委邱議瑩角逐黨內高雄市長提名,於各區舉辦座談會,獲得市民不小共鳴。(圖/翻攝自邱議瑩臉書)

高雄市長陳其邁將於2026年屆滿卸任,民進黨由何人接棒成為政壇焦點,包括立委邱議瑩、林岱樺、許智傑、賴瑞隆不僅已表態參選,近半年來也積極跑遍高雄各地爭取曝光度與市民支持。隨著2025年進入下半年,民進黨內初選也即將正式展開,面對黨內3名對手,邱議瑩認為各有勝場,而選區在舊高雄縣區的她,最了解舊縣區的需求與困難,也期待從交通的改善開始,打通高雄的任督二脈,進一步平衡城鄉差距;至於初選後的整合,邱議瑩則不擔心,黨內的競爭者們都是好朋友,初選後可以坐下來談一談,「團結都不一定能贏,更何況是不團結?」大家都有共同的信念,讓高雄持續進步,才是最重要的一件事。

從政近30年,首度挑戰百里侯

1996年,時年24歲的邱議瑩當選國民大會代表,成為中華民國政府遷台後史上最年輕的國大代表,2001年就成功進軍國會的她,在第六屆立委選舉時不慎敗北,第七屆重返立院、第八屆回歸區域立委選戰後,即在立法院屹立不搖至今。

從政近30年,為何起心動念想挑戰2026的高雄市長?邱議瑩表示,自己在高雄市擔任立委已經很多屆,在前市長陳菊、現任市長陳其邁身邊學習、觀察很久,由於明年陳其邁將兩任屆滿卸任,也覺得自己的人生歷練夠豐富,政治歷練也到了一定的程度,覺得應該讓自己接受一個全新的挑戰,這樣的念頭在她心中醞釀已久,「就這一次,覺得應該讓自己有一個新的挑戰,應該去試試看。」

過去給人敢衝、敢拚印象的邱議瑩,6月份公佈首支競選影片「邱議瑩的每一天」,除了細數從政30年的點點滴滴外,也揭露自己「恰北北」的原因,就是為了對抗不公不義。綜觀政壇,許多政治人物都有朗朗上口又個人風格鮮明的口頭禪,例如前行政院長蘇貞昌的「衝衝衝」、陳其邁的「緊緊緊(台語:快快快)」,凸顯拚勁與執行力。

邱議瑩坦言,自己過去給人比較強勢的形象,但其實對選區裡的選民來說,都認為她是一位有著高度執行力的立委,在地方事務的協調上,總能在很快的時間裡就得到答案、獲得解決,很多時候更是依照過去的經驗,去預知到「遇到這種狀況應該怎麼處理」、「要做些什麼來預防事情發生」,選民也因此感到安心。她笑說,雖然自己現在還想不出什麼朗朗上口的口號,但強勢、執行力,是她對外的鮮明形象,加上又是個有點急性子的人,常常認為「什麼該做」,就趕快捲起袖子投入工作。

邱議瑩日前推出首支競選影片,解密「恰北北」的秘密。(圖/邱議瑩辦公室提供)
邱議瑩日前推出首支競選影片,解密「恰北北」的秘密。(圖/邱議瑩辦公室提供)

民進黨四雄爭霸各有勝場,評柯志恩:可敬但對高雄了解不夠透徹

除了邱議瑩外,民進黨內角逐高雄市長提名的還有同黨立委林岱樺、許智傑、賴瑞隆,提到對這三位黨內對手的看法,邱議瑩表示,大家在立法院都共識很久,對彼此有一定程度的了解與互信,也都有各自的優點。例如,林岱樺在地方經營最久,過去曾一度可望參選高雄縣長,2018年也曾參與高雄市長黨內初選,在整個高雄來說,知道她要選舉的人相對較多,林岱樺在基層也跑得十分勤快。

接著提到許智傑,邱議瑩說,許智傑很有個人特色,除了「鳳山小金剛」之外,每次拜票也會講一大串的順口溜,加上時常跨區跑行程,市民對他也滿熟悉;相對來說,進入立委第三任期的賴瑞隆就稍顯吃虧,因為他過去多在前鎮、小港選區經營,其他地區相對陌生,不過賴瑞隆前陣子掛了不少看板,也打開了知名度,「其實我們幾個人,都各自有各自的勝場。」

至於自己的優勢,邱議瑩認為,她的選區是全高雄最大、幅員最遼闊,也是最偏遠的城鎮,各式各樣艱難的行政處理或是建設,都在她的選區裡發生,她對處理這些事務早已駕輕就熟,目前她也與地方議員、後援會里長們在高雄市每區舉辦座談會,各地的座談會都獲得不少共鳴與回饋,「很多人大多是從電視上看到我、認識我,現在就是近距離地跟大家接觸,把我的故事、未來想做的高雄故事跟大家分享。」

不過,過往高雄市長幾乎都是市區出身,選區在舊高雄縣區是否反倒會成為劣勢?邱議瑩則直言「我倒不這樣認為」,雖然高雄縣市已經合併,許多資源仍無法精準、平均地分配到縣區,讓舊縣區的民眾還是有較重的相對剝奪感,而正因為過去大部分的市長都是市區出身,對於原本縣區的民眾來說,反而會很期待有一個了解縣區的市長,能夠重視縣區的發展、縮短城鄉差距,而她了解舊縣區的需求與困難,在立委任內也不斷地協助解決,都得到許多縣區民眾的鼓勵。

不同於民進黨四強爭雄,國民黨在2026高雄市長一役已底定由藍委柯志恩二度出戰,邱議瑩表示,柯志恩是一個可敬的對手,不僅高學歷、口才好,又挾著「全黨支持她一人」的氣勢,而柯志恩近年留在高雄耕耘,也看得出是有心在經營,不過她對高雄的感情不夠深、了解也不夠透徹,將會是她挑戰高雄市長的障礙。

邱議瑩行動力強,善於運用過往經驗迅速解決選區內的大小問題。(圖/翻攝自邱議瑩臉書)
邱議瑩行動力強,善於運用過往經驗迅速解決選區內的大小問題。(圖/翻攝自邱議瑩臉書)

不憂心初選後整合,「團結都不一定能贏,更何況是不團結?」

2026選舉腳步逼近,談到理想的黨內初選時間點,邱議瑩僅表示,尊重黨中央決定,什麼時候她都尊重,自己就是把份內的事情做好、準備好去面對下個挑戰。

由於角逐者眾,支持者難免憂心初選落幕後的整合情況,邱議瑩則說,黨內的競爭者們其實都是好朋友,彼此也都聚焦在政策上的討論跟比較。初選過後,大家可以坐下來,也許吃個飯、喝個咖啡,開誠布公地談一談,「因為,我們都很清楚地知道,團結都不一定能贏,更何況是不團結?」大家都有共同的信念:讓高雄贏、讓高雄持續進步,才是最重要的一件事。

然而,面對朝小野大僵局與困境,加上大罷免的挫敗,許多綠營支持者不免感到焦慮,憂心影響到2026綠營選情。邱議瑩則認為,危機就是轉機,「我們從來不應該、也不會,把勝選當作理所當然,把民眾對民進黨的支持當作理所當然。」民進黨有做不好的地方,就會很快速地檢討、重新調整腳步再出發,現階段也是這樣的狀態。

邱議瑩坦言,對高雄的民眾來說,更多的是憂心如果高雄市這一仗也輸的話怎麼辦?因此支持者會不斷地耳提面命,提醒他們一定要更努力、做得更好,以及調整腳步把地方顧好,雖然大家都能理解中央執政的困境,但在地方上也應該開拓出屬於高雄市的新道路。她也提到,類似的執政困境,民進黨在2018年九合一選舉時就曾遇過,很不幸地當時高雄沒有度過,但大家都會記取這樣的教訓,惕勵自己要更努力、更謹慎。

平衡城鄉差距,從交通路網打通高雄任督二脈

談起對高雄這座城市未來的方向,以及如何平衡城鄉差距,邱議瑩表示,她所提出的第一個政見,就是小港機場的遷移。高雄未來要作為國際都市,目前的小港機場其實是不敷使用的,一是機場靠近小港市中心,對小港未來發展、市民的居住品質都有很大的影響,二是有宵禁無法24小時運作,對於高雄的旅貨運都有非常大的侷限。

邱議瑩指出,因此,她提出將小港機場遷移到南星計畫區,未來高雄就可以跟其他國際都市一樣,有非常大的合規國際機場,可以24小時不間斷,將高雄的產品送到世界各地,全世界的旅客也能隨時隨地到高雄來;原有的小港機場腹地,也能拿來做不同的商業開發,建築物不必再限高、居民不用再忍受飛機噪音,整個前鎮小港地區的都市計畫也將帶來很大的發展。

邱議瑩進一步提到,第二件需要迫切解決的就是「交通」,目前國道一號、88快速道路都已逼近滿載狀態,政府也正規劃興建國道七號、高屏二快,加上捷運黃線、紫線等,整個高雄的交通路網的連結,都必須大幅且加速地規劃並著手進行,以緩解目前的塞車問題。

邱議瑩也表示,在這十幾年的立委任內,她爭取到國道十號延伸到六龜,縮短市區到六龜的行車時間,也與邱志偉合力爭取了「台39線(台南高鐵橋下道路)延伸段」,未來完工後將可以從台南沙崙一路延伸到高雄,目前橋科段已在如火如荼建置中,大家都希望可以加速進行,改善高速公路的壅塞問題。此外,整個高雄市區的環狀路網,也需要做更進一步的細緻規劃,希望藉由交通的改善,打通高雄市的任督二脈。
 

#邱議瑩

CH54三立新聞台直播
大數據推薦
【#直播中LIVE】賴清德接見青少棒、少棒代表隊
熱銷商品
頻道推薦
直播✦活動
三立新聞網三立新聞網為了提供更好的閱讀內容,我們使用相關網站技術來改善使用者體驗,也尊重用戶的隱私權,特別提出聲明。
了解最新隱私權聲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