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今(3)日舉行九三閱兵,展示多款新式裝備,學者楊太源分析,解放軍在展出裝備刻意凸顯反無人機戰力的體系完整化,國軍應設法加強無人機對抗中共反無人機裝備的能力。
學者楊太源分析,國軍應設法加強無人機對抗中共反無人機裝備的能力。(圖/中央社)解放軍今天閱兵首次公開亮相的武器有紅旗29飛彈、長劍1000飛彈、東風31BJ飛彈、東風26D飛彈、東風61飛彈、99B戰車等,另有超音速無人機、無人艦,以及無人潛航器AJX002與HSU100等無人載具。
社團法人安全台灣學會理事長楊太源表示,中共九三閱兵是大內宣,提升愛國教育,並向美國進行軍事能力展示,對台灣會有外溢效果;他認為,台灣不該管到「大國爭霸」的層次,而是關注對於台海防衛有影響的武器裝備進行研究,探討解放軍戰術戰法有無改變。
針對閱兵展示的裝備,中華戰略前瞻協會研究員揭仲表示,解放軍刻意凸顯「反介入作戰」、「防空/反彈道飛彈」、「反無人機」、「無人作戰載具」與「戰略打擊」等戰力在體系上的完整性。
淡江大學國際事務與戰略研究所副教授林穎佑指出,無論是陸軍99B戰車或是其他地面載具,可以看到載具都裝備有反無人機系統,可以想定解放軍已經認定地面部隊戰鬥,戰車遭遇敵人時不是先發生「戰車大決戰」,而是要抵禦來自空中的敵無人機攻擊,這也可以針對國軍目前在籌獲各式無人機的反制。
楊太源提到,國軍目前所籌獲的各型戰術、戰鬥層級的無人機,需要重新檢討是否有對應解放軍反無人機的能力,或是直接仿效烏俄戰場經驗,改以光纖無人機,以避免解放軍可能的電子干擾。
對於國軍而言,揭仲指出,除了關注解放軍展出已趨於成熟的無人艇、水下無人載具、已經體系化的地面無人作戰載具與反無人機戰力,更該注意共軍「資訊作戰群」所展示的野戰網路資電作戰能力。
揭仲說明,因為在解放軍的武力犯台作戰中,不僅會全過程實施聯合信息作戰,更在整個作戰中具主導地位;但目前國軍三軍作戰部隊在網路資電作戰戰力上,仍存在許多問題,卻很難透過對美軍購的方式改善。
針對閱兵展出多款無人載具,楊太源指出,中共領導人習近平上台後,推動解放軍2035年朝向全軍現代化的目標,從軍隊機械化朝向信息化,再從信息化邁向智能化,將以無人裝備取代有人裝備,以無人化和AI人工智慧打造全新軍隊,呈現「新域新質戰鬥力量」,這是國軍在目前應對解放軍傳統武力,提升各式反艦、反裝甲與防空飛彈數量之際,需要觀察中共軍力發展的新趨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