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新聞
0:00 0:00

北韓稱完成固體燃料長程飛彈引擎「最終測試」 金正恩親視察:非常滿意

記者蒲世芸/綜合報導

北韓於9日宣布,已完成一款固體燃料火箭引擎的「最終地面測試」,這項技術將用於長程彈道飛彈,被視為平壤朝向具備實際威脅美國本土能力的再進一步。

金正恩視察固體燃料火箭引擎的最終地面測試。(圖/路透社/達志影像)
金正恩視察固體燃料火箭引擎的最終地面測試。(圖/路透社/達志影像)

推力更勝以往

據北韓官媒《朝中社》報導,這次測試於8日進行,並由領導人金正恩親自前往現場督導。報導指出,該引擎採用碳纖維製造,能產生1,971千牛頓推力,火力更勝以往型號。金正恩在現場表示,這項令人震撼的成果是「核武力量擴張的重大變化」,並對開發團隊表達高度滿意。

事實上,就在一週前,金正恩才視察過研發該引擎的研究單位,當時北韓曾透露,這款新引擎將用於未來的洲際彈道飛彈(ICBM),其中包括「火星-20」系統。

趕在黨大會前展示軍力

據《美聯社》9日報導提到,分析人士認為北韓可能會在今年底進行新一輪洲際飛彈試射,藉此在2026年初勞動黨重大會議前展現軍事實力,屆時金正恩預計將發布新的內外政策方針。

近年來,北韓已多次試射不同型號的洲際彈道飛彈(ICBM),其中包括使用固體燃料的飛彈。與傳統液態燃料相比,固體燃料飛彈更容易移動與隱藏,且能更快速完成發射準備。

金正恩不久前才從中國回到北韓,即馬不停蹄對武器發展進行督導。(圖/路透社/達志影像)
金正恩不久前才從中國回到北韓,即馬不停蹄對武器發展進行督導。(圖/路透社/達志影像)

金正恩不僅要求持續強化長程武器,還下令推進「多彈頭系統」研發,以增加突破飛彈防禦的機率。有專家指出,北韓研發高效能火箭引擎,也可能是為了打造更小型的洲際彈道飛彈,以便能從更多載具或潛艦發射,這同樣是金正恩積極追求的目標。

不過,專家提醒,北韓至今所有ICBM試射都是以「高角度彈道」方式進行,以避免落入鄰近國家領土,顯示平壤可能尚未完全掌握「重返大氣層」技術,彈頭能否成功承受高熱衝擊仍存疑慮。

韓美緊盯進展 

南韓合同參謀本部(Joint Chiefs of Staff)發言人李成俊(Lee Sung-joon)表示,韓美正密切監控北韓的武器發展,但目前無法針對新引擎給出具體評估。他直言:「如果他們完成(新ICBM),一定會進行試射,屆時我們將再做額外評估。」

自2019年與美國總統川普政府的核談判破局後,金正恩明顯加速武器試驗,從短程到長程皆有,目的直指美國盟邦以及本土。外界普遍解讀,金正恩的核武戰略,是要迫使華府接受北韓為「核武國」,並藉此換取經濟與安全讓步。

掌握全球脈動、深入觀點分析,訂閱一鍵看世界SET Global

#一鍵看世界SET Global

CH54三立新聞台直播
大數據推薦
【#直播中LIVE】新台灣加油 20250909
熱銷商品
頻道推薦
直播✦活動
三立新聞網三立新聞網為了提供更好的閱讀內容,我們使用相關網站技術來改善使用者體驗,也尊重用戶的隱私權,特別提出聲明。
了解最新隱私權聲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