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聽新聞
0:00 0:00

半年內大轉彎!衛福部重啟「公費醫師計畫」 醫學生聯合會怒發3點聲明

記者蔣季容/台北報導

衛福部近日宣布重啟「第三期公費醫師培育計畫」,圖為衛福部長石崇良。(圖/資料照)
衛福部近日宣布重啟「第三期公費醫師培育計畫」,圖為衛福部長石崇良。(圖/資料照)

衛福部近日宣布重啟「第三期公費醫師培育計畫」,引發醫界與學生團體高度關注。台灣醫學生聯合會今(10)日發聲明,直指衛福部政策反覆,恐將致原應投入改善醫療環境之經費遭壓縮,而挪用於培養更多短期替補之人力。醫學生聯合會強調,若偏鄉醫療環境未獲實質改善,新進公費生將被投置於惡劣條件中,將無法解決長期人力不足之問題。

衛福部長石崇良昨日受訪說明,公費醫學生對於偏鄉醫療有著極大貢獻,部立醫院、偏遠地區醫院中6成醫師為公費生。考量制度對偏鄉醫療人力挹注重要,加上科技發展需要跨領域人才投入,決定續辦重點科別培育公費醫師計畫,預計每年新增150名公費醫學系(包含後醫系);不過,衛福部也規劃116年進行整體醫事人力供需評估,討論醫學生1300員額限制是否需要調整。

台灣醫學生聯合會今日晚間則發布三點聲明,如下:

一、衛福部政策反覆,將教育政策包裝為醫療人力方案

先前,因衛福部多次表示「重點科別培育公費醫師制度計畫尚已符合招收公費醫學生人數之階段性目標,未來將持續評估公費醫師制度及挹注偏鄉相關配套措施之效益,爰除無續辦規劃,醫師相關團體與各醫師人力供需及醫師培育總額管制之共識,目前亦未針對無續辦之規劃。」而後今(114)年6月教育部片面增加醫學系自費生名額,引發台灣對於醫學系招生名額的討論。

然衛福部近日卻突然宣布啟動原並無規劃之「第三期公費醫師培育計畫」,此舉顯然係為延續上述三所學士後醫學系之存續。更甚者,與前期計畫相比,本次名額配置不僅刪減部分辦學成果優良、符合 TMAC 評鑑之醫學系公費生名額,反而增加三所尚未通過 TMAC 評鑑之學士後醫學系名額(自23名提升至30名),形同以醫療人力政策為教育部延續特定政策目的背書,意圖明顯。

二、衛福部誤導數據,以混淆數據掩飾政策漏洞

石崇良聲稱:「檢視過去公費醫學生成效顯著,部立醫院及偏遠地區醫院醫師約六成為公費生,其中金門醫院高達九成三、澎湖醫院亦達七成;若無公費生,離島偏鄉將嚴重缺乏醫師。」上述說法,實屬避重就輕。第一期重點科別公費生方才投入偏鄉服務未滿半年,部長卻將早期「原住民族及離島地區醫事人員養成計畫」及更早期制度之成果歸因於近期公費生,混淆視聽,實難服眾。

三、公費計畫恐壓縮改善偏鄉醫療環境資金經費

衛福部原先已規劃透過提高偏鄉醫師待遇、離島加給等措施以改善偏鄉醫療環境,今卻在半年內「髮夾彎」重啟第三期公費生計畫,恐將致原應投入改善醫療環境之經費遭壓縮,而挪用於培養更多短期替補之人力。若偏鄉醫療環境未獲實質改善,新進公費生將被投置於惡劣條件中,將無法解決長期人力不足之問題,此舉不啻為將沉重責任轉嫁於未來學子,極不合理。

台灣醫學生聯合會表示,政府若真想解決深層偏鄉醫療環境,應進行完整且嚴謹之評估,以確認「公費生制度」是否為真正可行之解方;而非為延續特定教育政策或迎合根本結構問題而草率推動。衛福部不應淪為他部政策之附庸,更不應犧牲醫學生及公共醫療利益作為代價。

CH54三立新聞台直播
大數據推薦
熱銷商品
頻道推薦
直播✦活動
三立新聞網三立新聞網為了提供更好的閱讀內容,我們使用相關網站技術來改善使用者體驗,也尊重用戶的隱私權,特別提出聲明。
了解最新隱私權聲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