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新聞
0:00 0:00

鰻魚恐列瀕危物種!歐盟擬禁國際交易 日料餐廳拉警報

記者劉玨妤/綜合報導

未來恐吃不到鰻魚飯。(圖/pixabay)
未來恐吃不到鰻魚飯。(圖/pixabay)

歐盟在今年6月正式提案,將鰻魚列入瀕危物種名單,這對於包括日本在內,以鰻魚為重要食材的東亞國家造成巨大影響。由於鰻魚的生態特性獨特,目前還難以穩定地進行人工養殖。未來,若鰻魚的國際交易遭到限制,恐怕衝擊不少餐廳業者。

日本人熱愛鰻魚,人均年消費量是全球平均的12倍,甚至每年夏天還有專門吃鰻魚的日子。但未來嚐一口鰻魚好滋味,恐怕不再容易!

南韓SBS新聞主播:「歐盟提議將鰻魚列入國際交易管制對象,也就是瀕危物種名單,對鰻魚消費量大的國家來說,這可是一大警訊。」

若鰻魚真的被列入「瀕危物種」名單,意味著國際交易將需要更嚴格的管理程序,必須提出科學證據證明捕撈合法合規,且不會危害資源,假如需求沒有下降,一旦國際交易量減少,勢必影響供應端,鰻魚價格就會上漲。

南韓國立水產科學院研究員金亨洙:「鰻魚稚魚(玻璃鰻)在長途遷移的過程中,牠們如何移動、覓食與成長,這些複雜的生態特徵仍未被完全了解,因此在人工養殖條件下,要穩定地養育它們確實相當困難。」

鰻魚生態特性獨特,成年的鰻魚會在太平洋產卵,小鰻魚孵化後,經過大約六個月才回到河川。饕客一般吃到的鰻魚是捕撈或進口鰻魚稚魚,也就是「玻璃鰻」後進行的「不完全養殖」;至於人工養殖不是沒有,但礙於成本問題仍未普及。

南韓國立水產科學院研究員金亨洙:「我們國立水產科學院在2016年成為世界上第二個成功生產玻璃鰻的研究機構,但距離能以產業化規模穩定生產仍有一段距離。」

全世界鰻魚的供應量前兩名,分別是中國和日本,兩國的供應量加起來約占全球總量的八成,其中日本的玻璃鰻幾乎完全依賴進口。

鰻魚是否入列「瀕危物種」名單將在11月決定,一旦國際交易受限,常見的餐桌美食可能變成奢侈海味,勢必衝擊日本餐廳業者。

三立新聞台
#歐盟

CH54三立新聞台直播
大數據推薦
熱銷商品
頻道推薦
直播✦活動
三立新聞網三立新聞網為了提供更好的閱讀內容,我們使用相關網站技術來改善使用者體驗,也尊重用戶的隱私權,特別提出聲明。
了解最新隱私權聲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