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李育道/台北報導
今年5月,新北市三峽北大國小前發生78歲老翁駕車暴衝,釀成3死12傷悲劇,震驚社會,也讓校園周邊的通學安全問題再度浮上檯面。今年5月,新北市三峽北大國小前發生78歲老翁駕車暴衝,釀成3死12傷悲劇,震驚社會,也讓校園周邊的通學安全問題再度浮上檯面。靖娟兒童安全文教基金會今(14)日舉辦「小黃帽交通安全童樂會」,呼籲社會各界重視孩童在道路環境中的風險,並透過體驗遊戲,讓安全觀念從小扎根。
4年逾萬童死傷 每天近30人受害
根據警政署統計,近4年台灣平均每年就有超過1萬名12歲以下孩童在交通事故中死傷,相當於每天有將近30名孩子因事故受傷或死亡。靖娟基金會分析,兒童身為行人時,主要死傷肇因前3名分別為穿越道路未注意左右來車、未依規定行走地下道或天橋穿越道路、在道路上嬉戲或奔走不定,三者合計占近三成比例。
靖娟基金會分析,兒童身為行人時,主要死傷肇因前3名分別為穿越道路未注意左右來車、未依規定行走地下道或天橋穿越道路、在道路上嬉戲或奔走不定,三者合計占近三成比例。乘車安全意識不足 傷亡超過3萬人
另一方面,近4年來兒童因乘車而受傷或死亡的案例累計高達3萬3千人,其中多數發生在機車事故(約占八成),小客車事故則占兩成。基金會指出,常見的不安全行為包括未繫安全帶、未使用安全座椅或未戴安全帽,這些細節往往在日常生活中被忽略,卻是孩子在交通事故中受傷的主因。
靖娟兒童安全文教基金會今(14)日舉辦「小黃帽交通安全童樂會」,呼籲社會各界重視孩童在道路環境中的風險,並透過體驗遊戲,讓安全觀念從小扎根。(圖/翻攝自靖娟兒童安全文教基金會臉書)基金會:以遊戲帶入 讓安全成自然反應
靖娟基金會執行長許雅荏表示,年齡愈小的孩子因身高與視覺受限,往往難以判斷車流風險;但中高年級雖然能力提升,違規比例卻隨之增加,可見危險感知與規則意識都是需要長期培養的核心。她強調,「小黃帽交通安全童樂會」就是希望以遊戲取代說教,讓交通安全成為孩子日常反射動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