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聽新聞
0:00 0:00

一句無光復節!管中閔噴徐國勇敗類 學者嘆沒素養:不信出自前台大校長

政治中心/綜合報導

對於無台灣光復節之說,管中閔近日氣到爆粗口,稱徐國勇民族敗類。(圖/記者鄭孟晃攝影)
對於無台灣光復節之說,管中閔近日氣到爆粗口,稱徐國勇民族敗類。(圖/記者鄭孟晃攝影)

美國在台協會AIT近日拋出「台灣地位未定論」,民進黨新任秘書長徐國勇也呼應相關說法,直言「沒有台灣光復節」,讓台灣近代歷史與民族認同,掀起了各界討論。前台大校長管中閔聽到相關言論氣炸,反批這些人是民族敗類。學者翁達瑞則感慨他沒有民主素養,「我不相信這段文字出自卸任台大校長」。

管中閔質疑「無論美國怎麼說台灣地位未定,執政黨若附和此說就是自失立場,就是荒唐。否認台灣光復,甚至還幻想自己仍是日本帝國主義的孽殖份子,就是缺乏國家認同。」他更稱呼應這類說法的人是「民族敗類」。

管中閔的言詞之重,讓翁達瑞感慨,「我不相信這段文字出自卸任台大校長的管中閔,完全沒有現代公民該有的民主素養」。

翁達瑞質疑管中閔的說法沒有民主素養。(圖/記者楊澍攝)
翁達瑞質疑管中閔的說法沒有民主素養。(圖/記者楊澍攝)

翁達瑞列出六點說明:

一、管校長可以不同意徐國勇的說法,但沒必要用「敗類」罵人。管校長有公開辱罵他人的習性,用語包括敗類、雜碎、與混蛋。

二、管校長指稱徐國勇的談話荒唐,自失立場,但沒有提供任何論述,連簡單的解說也沒有,不符知識分子公開辯論的禮儀。

三、除了辱罵與缺乏論述,管校長還會貼人標籤。只因為徐國勇否認台灣光復,就被貼上「日本帝國主義子民孽殖份子」的標籤。

四、管校長缺乏學者該有的求真精神。台灣的地位是否未定,不是美國人說了算,也不是中國人說了算,必須根據歷史事實認定。管校長只會罵人與貼人標籤,卻不追究歷史事實。

五、管校長缺乏現代民主觀念,將民族認同置於國家忠誠之上,才會使用「民族敗類」一詞。現代民主國家都由多個族裔組成,包括台灣,只會有賣國賊,但不會有民族敗類。

六、雖然管校長吃台灣米、喝台灣水,但並不知道台灣意識的內涵。管校長心中充滿大中國意識,還把台灣意識當作民族敗類的形容詞。

除了質疑管中閔說法外,翁達瑞也提到他寫文章目的是示範文明公共辯論禮儀。他說道「我不同意管校長的言論,但只提出反駁,沒有謾罵,也沒有貼標籤。希望我的示範可提高管校長的民主素養,負起卸任台大校長的社會責任,為民眾樹立文明的公共辯論榜樣」。

關於光復節的歷史意義,翁達瑞分析,根據教育部的字典定義,「光復」一詞指的就是「失去再收回」,而且主角一致。所謂的「台灣光復」就是有個政權失去了台灣,後來再把台灣收回。台灣曾短暫隸屬大清帝國。甲午戰爭後,大清帝國把台灣割讓給日本。二戰結束後,戰敗的日本放棄台灣主權,由盟軍委託中華民國接收。而失去台灣後不久,大清就滅亡了,沒機會收回台灣,「就大清帝國而言,沒有光復台灣這回事」。

翁達瑞認為,雖然中華民國接收了台灣,但不叫光復。原因在於,中華民國從未出兵佔領台灣,而是日本主動放棄台灣主權,再由盟軍委託中華民國接收。此外,中華民國接收台灣也不算光復,因為失去台灣的是大清帝國,不是中華民國。

#翁達瑞

CH54三立新聞台直播
大數據推薦
【#直播中LIVE】央行第三季理監事會登場 FED利率公布及台幣狂升受矚
熱銷商品
頻道推薦
直播✦活動
三立新聞網三立新聞網為了提供更好的閱讀內容,我們使用相關網站技術來改善使用者體驗,也尊重用戶的隱私權,特別提出聲明。
了解最新隱私權聲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