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聽新聞
0:00 0:00

央行不打壓剛需!楊金龍:房市控溫見效 信用管制壓抑房價預期

財經中心/師瑞德報導

央行總裁楊金龍表示,選擇性信用管制已讓房市降溫,房價漲速趨緩,不動產貸款集中度由去年37.6%降至36.7%。五大行庫因首購與青年貸款承壓,其他銀行普遍放款下滑。針對預售屋爭議,若貸款成數與建商承諾不符,30%內應協商,超過則買方可解約,建商不得沒收。央行強調將「滾動式檢討」,資金應導向首購、社宅與實質投資,而非炒作。(圖/記者師瑞德攝影)
央行總裁楊金龍表示,選擇性信用管制已讓房市降溫,房價漲速趨緩,不動產貸款集中度由去年37.6%降至36.7%。五大行庫因首購與青年貸款承壓,其他銀行普遍放款下滑。針對預售屋爭議,若貸款成數與建商承諾不符,30%內應協商,超過則買方可解約,建商不得沒收。央行強調將「滾動式檢討」,資金應導向首購、社宅與實質投資,而非炒作。(圖/記者師瑞德攝影)

中央銀行今(18)日召開第三季理監事會議,總裁楊金龍指出,央行自去年第七度調整選擇性信用管制措施以來,已經展現明顯成效。民眾對房價「只漲不跌」的預期逐漸下降,房市交易降溫,漲勢趨緩。他強調,房價上升過快會影響社會安定,央行將持續透過「滾動式檢討」方式,確保金融穩定。

楊金龍說明,不動產貸款集中度已從去年的高點 37.6%,下降至今年 8 月底的 36.7%,顯示銀行貸放資源集中於房市的情況已獲得改善。這代表資金逐步導向政府政策所希望支持的用途,例如 首購、都更危老重建、社會住宅,以及產業投資。

針對外界關注的預售屋貸款問題,楊金龍提醒,預售屋買賣契約涉及條款爭議時,銀行應審慎辦理貸款。他解釋,若貸款成數與建商承諾不符,且屬「不可歸責於雙方」的情況,依規定差額在30%以內,買賣雙方應協商解決;若高於30%,買方則有權解除契約,且建商不得沒收款項。央行此舉旨在避免因信用管制造成消費者權益受損。

至於全體銀行放款狀況,楊金龍指出,五大行庫的貸款承作量仍有增加,主要因其承擔大量政策性與民生性貸款,包括首購與青年貸款,數據上與其他三十多家銀行「普遍下降 2.08%」的狀況有所差異。整體來看,信用管制效果已逐步顯現。

楊金龍最後重申,央行不是要打壓正常的購屋需求,而是抑制投機與過度槓桿,避免金融資源過度集中房市。他強調:「我們會繼續觀察,隨時滾動檢討,讓資金去到真正需要的地方。」

央行總裁楊金龍表示,選擇性信用管制已讓房市降溫,房價漲速趨緩,不動產貸款集中度由去年37.6%降至36.7%。五大行庫因首購與青年貸款承壓,其他銀行普遍放款下滑。針對預售屋爭議,若貸款成數與建商承諾不符,30%內應協商,超過則買方可解約,建商不得沒收。央行強調將「滾動式檢討」,資金應導向首購、社宅與實質投資,而非炒作。(圖/記者師瑞德攝影)
央行總裁楊金龍表示,選擇性信用管制已讓房市降溫,房價漲速趨緩,不動產貸款集中度由去年37.6%降至36.7%。五大行庫因首購與青年貸款承壓,其他銀行普遍放款下滑。針對預售屋爭議,若貸款成數與建商承諾不符,30%內應協商,超過則買方可解約,建商不得沒收。央行強調將「滾動式檢討」,資金應導向首購、社宅與實質投資,而非炒作。(圖/記者師瑞德攝影)
#楊金龍

CH54三立新聞台直播
大數據推薦
【#直播中LIVE】關我什麼事 20250918
熱銷商品
頻道推薦
直播✦活動
三立新聞網三立新聞網為了提供更好的閱讀內容,我們使用相關網站技術來改善使用者體驗,也尊重用戶的隱私權,特別提出聲明。
了解最新隱私權聲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