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經中心/廖珪如報導
光通訊在AI時代大受追捧,尤其華星光表現不俗不斷被券商評好,不過凱基證點出投資人需留意資料中心需求變動。(示意圖/方萬民攝)華星光(4979)公布第2季業績表現亮眼,但匯率因素成為隱憂。公司第2季營收達10.9億元,季增1.9%、年增35.7%,雖優於去年同期,但低於凱基預期,主因新台幣升值造成毛利率下滑與匯兌損失,金額約6,717萬元。單季每股盈餘為0.67元。在業務結構上,矽光相關晶粒業務需求強勁,營收達1.13億元、年增281%;光通訊主動元件與模組則因主要客戶導入AI應用,營收9.39億元、年增21.8%。法人認為,這顯示矽光後段製程產能與AI光通訊需求已成為成長主力。
展望下半年,華星光營收可望逐季上升。法人指出,公司矽光後段製程產能已達去年同期三倍,預期年底前將再增加至四倍。同時,光通訊產品來自更多AI客戶的需求將持續推升訂單,帶動2025年全年營收估達45.5億元,年增32%,每股盈餘預估5.4元,年增42.6%。
需關注資料中心互連需求
進一步展望2026年,華星光計畫在晶粒業務持續擴產,產能規模將較2025年再翻倍,達2024年底的八倍水準。法人看好矽光需求與資料中心應用的超長距離 ZR 光收發模組市場,並指出包括美系領導廠商 Coherent 與 Lumentum 皆對此需求持樂觀看法。預估華星光2026年營收將達73.3億元,年增60.9%,每股盈餘上看9.94元,年增84.2%。
在樂觀看法下,外資重申「增加持股」評等,並將目標價上調至250元,對應2026年預估每股盈餘與25倍本益比。不過,法人也提醒,若資料中心互連需求不如預期或公司擴產進度延遲,恐成為潛在風險。
三立新聞網提醒您:
內容僅供參考,投資人於決策時應審慎評估風險,並就投資結果自行負責。
投資一定有風險,基金投資有賺有賠,申購前應詳閱公開說明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