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譯莊佳芳/綜合報導
納坦雅胡在國際刑事法院對其發布逮捕令後,再度選擇繞路飛往美國。25日,他搭乘專機「錫安之翼」前往紐約,準備於聯合國大會發表演說,但航線並未直飛歐洲大陸,而是沿著地中海繞行。外界普遍認為,此舉是為了避免途經《國際刑事法院規約》締約國,被依法逮捕。雖然部分國家先前曾允許其使用領空,但由於近期外交摩擦,納坦雅胡依然選擇繞行。結束聯合國演講後,他預計與川普進行今年第四次的會面。
繞路避免被逮捕
以色列總理納坦雅胡(Benjamin Netanyahu)預計在美東時間26日,在聯合國大會上發表演說,他的專機「錫安之翼」(Wing of Zion)25日從以色列出發。但此次的飛行路徑,卻選擇了比較繞路,且比較耗油的路線,衛報報導,根據他的航班追蹤數據,此次飛行是沿著地中海飛行,而非直接飛越歐洲大陸。
外界推測,這樣的飛行路線選擇是為了避免被逮捕。納坦雅胡因為涉嫌以飢餓作為戰爭手段等罪刑,被國際刑事法院發布逮捕令,而較省油、較短的航線需要飛經的國家,如法國、西班牙、葡萄牙等,都簽署了《國際刑事法院規約》(或稱《羅馬規約》)。
納坦雅胡選擇較耗時、耗油的繞路路線(紅),捨棄直接飛越歐洲大陸的較快航線(藍)。(圖/翻攝自X平台 @Telegraph)締約國可依法逮捕納坦雅胡
納坦雅胡此次選擇繞過部分國家,有可能就是因為該國家有簽署《國際刑事法院規約》,因此有權依法逮捕他。儘管目前對於軍方是否應該透過強制飛機降落來執行該規約,仍存在分歧,但若納坦雅胡的飛機需要進行緊急降落,那就有被逮捕的風險。
衛報報導,法新社引述知情人士說法稱,法國作為締約國之一,先前已經授權以色列在飛行過程中,使用法國領空,但最終納坦雅胡仍選擇避開。衛報分析,原因可能是近期兩國關係惡化,法國在外交活動上不停向以色列施壓,要求結束戰爭,更在本週承認了巴勒斯坦國。
法國總統馬克宏(左)頻頻在國際施壓以色列,希望其停止戰爭,更在本週承認巴勒斯坦國。(圖/翻攝自IG @emmanuelmacron)非首次選擇繞路
這已經不是納坦雅胡第一次選擇繞路,今年三月,《以色列時報》就報導,納坦雅胡因為剛完成前列腺切除手術,因此在前往華盛頓的過程中可能會需要緊急降落,但由於戰爭罪的逮捕令,因此選擇繞行,以便飛越美國的軍事基地。
但並非所有締約國都會逮捕,去年三月的飛行,當時就有波蘭、匈牙利、捷克等國的領導人,表示不會逮捕他,因為他們認為納坦雅胡身為世界領導人,可以享有非國際刑事法院締約國的逮捕豁免權。
此次同意納坦雅胡飛越的法國,在今年七月時,同樣也表示允許納坦雅胡在前往美國時使用領空,當時聯合國巴勒斯坦被占領土人權狀況特別報告員阿爾巴內塞(Francesca Albanese)就譴責其提供的「安全通道」。
重要人員未偕同出行
《以色列時報》報導,總理辦公室聲明稱,出於安全考量,此次納坦雅胡不會帶上記者出行,除此之外,國家安全顧問哈尼比(Tzachi Hanegbi)與人質和失蹤人員協調員赫許(Gal Hirsch)也都不在隨行名單上。
衛報表示,納坦雅胡在結束聯合國大會演講後,預計會在下週與美國總統川普(Donald Trump)進行會面,這是今年以來,兩人的第四次見面。
納坦雅胡將在聯合國發表演講後,與川普進行今年第四次會面。(圖/翻攝自X平台 @netanyahu)掌握全球脈動、深入觀點分析,訂閱一鍵看世界SET Globa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