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聽新聞
0:00 0:00

蔡正元點名三部會釀堰塞湖成災 行政院還原時序駁斥並呼籲減少政治口水

記者盧素梅/台北報導

行政院發言人李慧芝。(資料照/行政院提供)
行政院發言人李慧芝。(資料照/行政院提供)

國民黨前立委蔡正元在臉書及直播節目中指出,馬太鞍堰塞湖潰壩成災,主要是犯了三大失誤,同時直指農業部、經濟部及內政部有違失。對此,行政院發言人李慧芝今(1)日表示,相關部會都已一再重申馬太鞍堰塞湖處置時序,呼籲外界減少政治口水,共同投入災區復原工作。

蔡正元昨天在臉書發文指出,農業部處理堰塞湖因耽誤時機,災情預估嚴重失真,束手無策任其潰壩,至今還在強辯只是溢流,這是第一個失誤;經濟部沒有堵好2個堤防缺口,在8月中經立委傅崐萁要求處理,但後來只用沙包堵住,導致泥流從這2個缺口推開沙包衝入光復鄉,成為災難的最直接的原因;最後則是內政部部署居民撤離違背專業。他今天在直播節目上再度重申這些論調。

對此,李慧芝表示,第一,樺加沙颱風在9月18日生成,20日轉為中度颱風,21日上午氣象署8點30分發佈海上颱風警報後增強為強烈颱風,中央災害應變中心就在當日下午3點召開應變會議,依據氣象署提供之雨量預報,內政部、農業部、花蓮縣政府、陽明交大及台大專業團隊討論後共同決議,以最高規格進行預測、擴大警戒及疏散撤離範圍、調高預計撤離人數,外界所稱「規劃上違背專業」、「一紙通知就要求全面撤離」等語完全背離事實與常識。

李慧芝並表示,第二點,中央災害應變中心在21日第三次工作會報後即發出通報單轉達劉世芳指揮官裁示,由中央提供需疏散撤離之 1800 戶門牌號碼,並由國防部提供協助,於次日風雨較小前執行異地或垂直預防性疏散撤離 。隔(22)日早上8點更發出紅色警戒,要求強制撤離,盡力保全範圍內居民。李慧芝強調,依據《災害防救法》第4條與第24條規定,地方政府為災害防救之主管機關。當災害發生或有發生之虞時,縣市政府及鄉鎮市公所應本於職權,依個案狀況判斷是否勸告或強制撤離,並妥善安置受影響民眾。

至於花蓮馬太鞍溪堰塞湖,是否能在樺加沙颱風到來前完成處置,李慧芝指出,國內專家團隊都有評估、也有說明,這個堰塞湖位處深山,人、車都難以抵達,無法在短時間內降低風險,因此政府持續監測並疏濬河道,盡力減低災情。相關議題水利專家都有解說,建議各界可以參考。

李慧芝重申,經濟部也已一再說明,開口堤是台灣河川常見的設計,其設計目的在於減緩洪水的衝擊。而光復地區開口堤,已於災前完成封堵。此次事件是在極端複合型土砂災害條件下,因洪水量大且夾帶大量泥沙,已超越堤防的高度,才造成後續災情。她再度強調,行政團隊持續全力協助災區復原重建,此時需要的是大家一起幫助光復,而非政治口水。

#堰塞湖

CH54三立新聞台直播
大數據推薦
【#直播中LIVE】金馬62完整入圍名單揭曉!楊千霈擔任星光大道主持人
熱銷商品
頻道推薦
直播✦活動
三立新聞網三立新聞網為了提供更好的閱讀內容,我們使用相關網站技術來改善使用者體驗,也尊重用戶的隱私權,特別提出聲明。
了解最新隱私權聲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