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陸中心/綜合報導
河南多地近日出現被稱為「飛行的硫酸」的隱翅蟲,造成不少民眾皮膚潰爛、紅腫灼痛。(圖/翻攝極目新聞)河南多地近日出現被稱為「飛行的硫酸」的隱翅蟲,造成不少民眾皮膚潰爛、紅腫灼痛。南陽一名王姓女子表示,4歲女兒上月10日不慎沾染隱翅蟲毒液,脖子當天就紅了一圈、長出水泡潰爛,即使25天過去,目前仍未痊癒,留下明顯疤痕。
據《極目新聞》報導,王女起初帶女兒到診所就醫,但塗藥後未見好轉,後來送到市醫院才確診為隱翅蟲皮炎。醫師指出,這種蟲體液屬強酸性,一旦沾染皮膚會導致灼傷、潰爛。王女坦言,事發前完全沒聽過這種昆蟲,「才知道原來會這麼嚴重。」
4歲女兒上月10日不慎沾染隱翅蟲毒液,脖子當天就紅了一圈、長出水泡潰爛,即使25天過去,目前仍未痊癒,留下明顯疤痕。(圖/翻攝極目新聞)不僅南陽,洛陽、駐馬店等地也紛傳隱翅蟲出沒。駐馬店市中心醫院皮膚科醫師張藝傑表示,近來每日平均有6、7例隱翅蟲皮炎患者,高峰時一天多達15例,多數是因徒手拍打、誤觸蟲體導致毒液濺出,「有患者嚴重到潰爛化膿才就醫。」
公開資料顯示,隱翅蟲並不會咬人,而是體內含「毒隱翅蟲素」,為強酸性接觸毒素,若遇到危險就會釋放該毒素,造成灼痛、紅斑、水泡,甚至留下線狀疤痕。專家提醒,若發現隱翅蟲停在身上,千萬不要拍打,可用扇子或吹氣驅離,再以清水沖洗、壓乾,並盡快就醫。夜晚建議關燈入睡,以免因其趨光性被吸引靠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