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聽新聞
0:00 0:00

AI政治戰的真正核心:誰能搶下搜尋結果第一頁

文/聲量看政治

【你以為認知作戰是玩AI嗎?錯了,AI政治戰的真正核心:誰能搶下搜尋結果第一頁?】

當你搜尋「台灣主權」、「能源轉型」或「兩岸和平」,出現的內容不是隨機的,而是被演算法挑過。(圖/聲量看政治)
當你搜尋「台灣主權」、「能源轉型」或「兩岸和平」,出現的內容不是隨機的,而是被演算法挑過。(圖/聲量看政治)

大家應該已經常年發現,旺旺集團與泛統媒體,早已佈滿我們的搜尋前幾頁,早已在YT佔據主流位置。為什麼?不是因為AI玩得很好,只因為,他們早就在做資訊戰的SEO。

一、演算法才是新的戰場

現在的政治資訊戰,不是誰在台上喊得最大聲,#而是誰能在Google或YouTube上排在最前面被看見,才能搶下話語權。

當你搜尋「台灣主權」、「能源轉型」或「兩岸和平」,出現的內容不是隨機的,而是被演算法挑過。AI會依照點閱率、關鍵字、連結數來「#決定真相的順序」。一如看似自由的資訊海洋,其實早有無形的黑潮引導流向。

演算法的邏輯,是讓最常被點的東西排在最上面。意味著,政治宣傳必須變得更聰明,只要控制流量,就能控制輿論。

當AI學習這些資料,它也會學到誰的觀點被最多人看。

所以,政治戰的主場不再是電視辯論,而是搜尋引擎的第一頁。

二、有人說SEO已經過時,AI才是王道?錯了。

很多人以為AI出現後,SEO就沒用了,因為AI會自己找答案。事實剛好相反:AI的答案,#就是從SEO時代留下的資料學來的。

換句話說,誰在網路上寫得多、寫得早、寫得有結構,AI就學誰的語氣。如果某國或某勢力大量製造內容,#他們就能間接控制AI怎麼說話。

所以,#SEO不但沒有過時,反而變成AI資訊戰的地基。AI就像一座大樓,而SEO是它的地基文字。沒有地基,大樓會倒;但如果地基被敵人挖走,大樓就會替敵人說話。

這就是 #為什麼AI政治戰的根本仍是SEO,因為AI是用那些被調整過的內容長大的。

三、誰先定義,就誰贏

AI不會判斷誰在說謊,它只會重複看過最多次的說法。

只要某一方不斷丟出相同內容、創造關鍵字,就能讓AI以為那是「常識」。

像中國就大量推送「和平統一」、「中國式民主」這些說法,讓AI慢慢把這些詞當成中性字。這是觀點的佔領戰,不是靠武器,而是靠論述,靠輿論。等AI學完這些內容,#它回答時就會不知不覺地重複那些框架。

使用者看到AI的回答,還以為那是「中立資訊」。但事實上,這是被包裝過的偏見。真正危險的地方在於,我們會以為自己在思考,其實只是被演算法牽著走。

四、民主國家要學會玩演算法

面對AI這種新型的資訊戰,民主國家不能只防假新聞,#而是要懂得怎麼被看見。要有人知道怎麼寫關鍵字、怎麼讓正確的資訊被AI收錄。

#SEO不會只是商業的行銷手段,它同時也是民主的防衛工程。民主如果沒有資訊主權,很快就會被別人定義成另一種樣子。

這個時代,演算法就是新的話語權。誰會用它,誰就能引導社會思考。台灣需要新的團隊,懂AI、懂內容、懂SEO,也懂政治敘事。

這不只是資訊工程問題,同時,它也是文化主權問題。因為如果我們不說自己的故事,AI就會用別人的口吻替我們說。

結語:搜尋結果就是權力

AI政治資訊戰的根本,就是誰能佔住搜尋結果的第一頁。那裡不只是資訊入口,而是價值的起點。未來的主權,除了軍事與經濟,還包含「資訊主權」。誰能被搜尋到,誰就能定義社會怎麼理解世界。

所以,當我們說「AI政治資訊戰的根本是SEO」,意思是,控制搜尋結果的人,就控制了真相的樣子。民主不是只要說真話,而是要讓真話被看見。而這正是AI時代最關鍵、也最危險的戰場。

演算法的邏輯,是讓最常被點的東西排在最上面。意味著,政治宣傳必須變得更聰明,只要控制流量,就能控制輿論。(示意圖/翻攝自Unplash)
演算法的邏輯,是讓最常被點的東西排在最上面。意味著,政治宣傳必須變得更聰明,只要控制流量,就能控制輿論。(示意圖/翻攝自Unplash)
外稿
#聲量看政治

CH54三立新聞台直播
大數據推薦
【#直播中LIVE】血流成河!黃國昌養狗仔燒 王鴻薇助理遭爆索賄企業
熱銷商品
頻道推薦
直播✦活動
三立新聞網三立新聞網為了提供更好的閱讀內容,我們使用相關網站技術來改善使用者體驗,也尊重用戶的隱私權,特別提出聲明。
了解最新隱私權聲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