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林瑞恩/台北報導
郝龍斌參選黨主席,打出「台灣不獨,中國就不武」的概念。(圖/翻攝畫面)國民黨主席選舉結果最新出爐,由前立委鄭麗文贏得新任黨魁,至於呼聲相當高的前台北市長郝龍斌,以4萬6,551票居於第二。值得一提的是,郝龍斌已經不是第一次宣布選黨主席,曾在2017與2022兩次都表態參選,最後皆落敗,加上這一仗,等於苦吞三連敗。
回顧郝龍斌選舉歷史,第一戰要回顧至1995年,他以學者之姿,投入台北市第一選區,當時劃分範圍與現在不同,不只有現在的士林北投,因此席次相當多。郝龍斌以新黨身分參選,拿下6萬1259票,同一區名人眾多,包含丁守中、林濁水、王雪峯、柯賜海等。1998年順利完成連任。之後就是大家熟悉的台北市長形象,他分別擊敗了綠營兩位天王級人物謝長廷與蘇貞昌,從2006年起一路當到2014交棒給柯文哲。
擔任台北市長八年期間,郝龍斌開創了台北人熟悉的1999市民熱線、路平專案、YouBike公共單車等,以及當時幾乎一年通一條的捷運系統,大大提升了台北市交通的便利性。另外聽奧、花博等也是八年期間代表性的活動。
有別於陳水扁、馬英九與下一任的柯文哲,台北市長猶如跳板,首長卸任後都是直攻總統大選,但郝龍斌2014卸任後,反而沉寂了一陣子,2016被國民黨徵召選基隆立委,這也成為一個轉捩點,從立委選舉起,四戰四勝的郝龍斌,卸任後無論對外對內,都以敗戰坐收。
回顧2016基隆立委選舉,在國民黨大逆風,以及他本身空降身分原因在內,郝龍斌僅拿下6萬8632票,不敵基層實力雄厚的蔡適應的7萬8707票。
郝龍斌當年參選基隆市立委,結果敗選收場。(圖/翻攝畫面)大敗後交出政權的國民黨,陷入改革危機,隔年2017年郝龍斌宣布參選黨主席,當時獲4萬多票,輸給吳敦義與洪秀柱,以第三名坐收。
相隔三年多,2020年國民黨主席進行補選,郝龍斌二度參選,對手則是現任立委江啟臣。在大環境喊出年輕世代接班的情況下,郝龍斌得票數比第一次還低,拿不到3萬,再度落敗。這一仗中,擁有八年政績又握有黃復興等軍系鐵票的他,在台北市黨員得票意外輸給台中人江啟臣,讓不少人跌破眼鏡。
如今來到2025年,郝龍斌三度披掛上陣,一度是外界最看好的人選。一方面,早早獲得資深媒體人趙少康全力相挺,地方派系像是雲林縣長張家(張榮味與張麗善)以及屏東議長周典論父女相繼表態支持,周典論更喊出要幫他在屏東拿下過半黨員票。台中市長盧秀燕的美食邀約中,第一個也是找上郝龍斌,雙方相談甚歡。
然而,選戰途中爆出中共網軍爭議,引發軒然大波,最終仍輸給鄭麗文。根據國民黨公布結果,鄭麗文獲得6萬5,122票,以50.15%的得票率當選國民黨主席。
另外五位票數部分:1號張亞中2,486票,得票率為1.91%;2號蔡志弘260票,得票率為0.20%;3號羅智強1萬3,504票,得票率為10.40%;4號郝龍斌4萬6,551票,得票率為35.85%;6號卓伯源1,944票,得票率為1.50%。
關於這一場敗仗,郝龍斌辦公室發布聲明說道,尊重全體黨員的決定,也希望大家放下選舉期間的紛紛擾擾,一起團結、支持新任的黨主席,一起為中國國民黨的未來而努力。「也對鄭麗文女士的勝選,表達我的祝福之意」。
郝龍斌進一步指出,對國民黨的愛和使命感,是此次參選的初心,不會因為選舉的勝敗而增減。還是會繼續為國民黨奉獻心力,因為他相信,只有國民黨好、中華民國才會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