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聽新聞
0:00 0:00

全美「無王者」示威遍地開花 白宮稱「誰在乎」、川普AI炸屎回擊

國際中心/綜合報導

美國總統川普(Donald Trump)上任後,各項改革與新政策雷厲風行執行,政府預算大減、大範圍突襲移民的行動等等,已讓民眾的不滿加速升高,此次美國18日展開全國「無王日(No Kings Day)反川普大遊行,全美50州共有約2600處地點同步舉行,是延續6月的無王日示威,也是川普上任來第三次大規模的動員示威。

《紐約時報》報導指,這場示威宛如嘉年華,且因川普政策影響範圍隨時間更廣,人數與組成較6月的示威更多元。共和黨則稱,這場抗議是「仇恨美國集會」(hate America rally)並稱,還將政府關門一事歸咎於示威。

全美18日展開無王者示威,氣氛和平宛如嘉年華。(圖/美聯社/達志影像)
全美18日展開無王者示威,氣氛和平宛如嘉年華。(圖/美聯社/達志影像)

《紐時》報導指,示威者中有律師、教師、退伍軍人、被解雇的政府員工,也有孩童與老人、學生與和退休人士,這些示威者成群結隊、穿著各式裝扮,播音樂、揮國旗,氣氛和平且輕鬆,但他們擁有共同的目標與口號:「拒絕國王」(No Kings),抗議執政風格如君王的總統。

此次無王日抗議是延續6月的示威所辦,不少人士熟面孔,但隨著川普執政得越久,那些因不滿川普政府政策的人也更多,例如對於移民突襲行動、在各城市部署聯邦部隊、政府大裁員、預算大刪減、撤回疫苗的要求、通過「大而美法案」( One Big Beautiful Bill)、關稅、對高等教育的攻擊、削弱婦女權益,以及刪除多元平等包容(D.E.I.)計畫感到憤怒者,已變得更多元、數量更多。

不少抗議者呼籲政府應展現基本人性。來自鹽湖城的示威者,同時也是律師的夏曼(Chris Scharman)表示,大家可以辯論政策,討論解決方法,「但我們不該辯論人的價值」。參與示威的狄亞茲(Bianca Diaz)帶著6歲女兒璐納(Luna)一起參加:「我們得為自己的權利發聲,特別是當我們有幸成為公民時,我希望她能親眼見證這一切。」

在華盛頓特區等大都會地區,群眾龐大。亞特蘭大的集會吸引成千上萬人,隊伍一度綿延3個街區;舊金山的遊行橫跨5個街區;芝加哥的一場示威更是延伸超過22街區。

紐約官員表示,全市五個行政區共有超過十萬人參與示威。其中最盛大的是時報廣場的集會,街頭瀰漫著嘉年華般的氣氛,五光十色的標語中有一條寫著:「我效忠於無王者的國度(I Pledge Allegiance to No King)」。抗議者還穿著來自奧勒岡州波特蘭的行動者首創的充氣青蛙裝,嘲諷白宮將他們描繪成無政府主義者或國內恐怖分子的說法。

川普在Truth Social上上傳AI影片,戲謔回應示威。(圖/川普Truth Social帳號)
川普在Truth Social上上傳AI影片,戲謔回應示威。(圖/川普Truth Social帳號)

川普的政治團隊則在社群媒體上嘲弄抗議者,甚至還用AI生成「戴王冠的總統」影像,內容是川普戴著皇冠開戰機,從空中對著抗議的隊伍潑屎,內容相當低級且戲謔。

而當被問及總統是否對示威有評論時,白宮發言人傑克森(Abigail Jackson)在電郵中簡短回覆:「誰在乎?」(Who cares?)

但迪亞茲表示,她很在乎,並稱自己是在TikTok上得知活動消息後立刻決定參加的。她稱,身為一名聯邦政府的理賠員工,雖因政府關門而未領薪,但仍支持民主黨議員致力於壓低醫療成本的立場。她認為群眾抗議能鼓舞這些政治領袖。

而來自匹茲堡的17歲少女史密斯(Libby Smith)表示:「抗議是讓我們的聲音被聽見的唯一方式。」她指出,她原本計畫高中畢業後加入軍隊,但國防部長赫格塞斯(Pete Hegseth)開除多位女性領導人,還表示不希望女性擔任戰鬥職務,讓她心灰意冷。

在川普口中事「失控暴力」地區的奧勒岡州波特蘭,當地政府正在與白宮對簿公堂,希望能阻止川普派國民兵至此。這次當地就有三場遊行,最後還集中成衣大場。37歲的中學歷史老師提博多(Shawnathan Thibodeaux)說:「我們今天出來就是希望讓大家看到這裡不是戰區」他表示,「我們是和平的、可愛的,且依舊是波特蘭」

在舊金山,集市攤販環繞的群眾高喊:「保持冷靜,繼續前進!」而在芝加哥的格蘭特公園,成千上萬的參與者為登台演講者報以熱烈掌聲,其中包括伊利諾州州長普利茨克(JB Pritzker),他呼籲群眾拒絕「權力無限的政府」之念。

80 歲的瑞肯(Marilyn Ricken)也在人群中,她與三位朋友同行,其中兩人需靠助行器行走,儘管行動不便,仍難阻上街抗議川普的決心。

圖為馬里蘭州示威者。(圖/美聯社/達志影像)
圖為馬里蘭州示威者。(圖/美聯社/達志影像)

抗議不僅發生在美國國土內,作為聲援,全球各地的民眾也在美國大使館、領事館或市政廣場外舉行示威,包括布拉格、維也納與瑞典的馬爾默。

在巴黎,抗議者舉起譴責川普的標語;德國則在四座城市舉行集會,其中一場就在柏林的布蘭登堡門外。至於英國與西班牙等仍保有君主制的國家,群眾舉著「不要暴君(No Tyrants)」的口號集會;墨西哥聖米格爾-德阿連德的示威者則揮舞著譴責美國移民與海關執法局(ICE)的彩色標語。

巴黎也出現反川示威。(圖/美聯社/達志影像)
巴黎也出現反川示威。(圖/美聯社/達志影像)

許多抗議者表示,能與志同道合的人相遇讓他們感到振奮。46歲從事醫療行政工作的芙拉納根(Michael Flanagan)說:「有時你會覺得自己的聲音微不足道,但我從未見過這樣高漲的熱情。」

75 歲帕文托(Joyce Pavento)與78 歲韓森(Diane Hanson)這對姊妹,也抱持著類似但稍帶矛盾的感受。她們認為必須親自前往紐約市參加抗議,帕文托表示,她喜歡與理念相近的人共聚一堂的感覺,但也懷疑他們的行動是否真能帶來改變。儘管心中充滿悲觀與恐懼,兩姊妹仍一致認為,她們不能什麼都不做。

帕文托問:「我們還能有什麼選擇?」韓森回答:「這就是我們能做的一切。」

掌握全球脈動、深入觀點分析,訂閱一鍵看世界SET Global 

#一鍵看世界SET Global

CH54三立新聞台直播
大數據推薦
熱銷商品
頻道推薦
直播✦活動
三立新聞網三立新聞網為了提供更好的閱讀內容,我們使用相關網站技術來改善使用者體驗,也尊重用戶的隱私權,特別提出聲明。
了解最新隱私權聲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