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聽新聞
0:00 0:00

金價創12年最大單日跌幅!資金往這金屬輪動 現貨價飆至28年新高

財經中心/李宜樺報導

倫敦金屬交易所鋅現貨溢價飆升至1997年以來新高,市場陷入逼倉恐慌潮。(示意圖/PIXABAY)
倫敦金屬交易所鋅現貨溢價飆升至1997年以來新高,市場陷入逼倉恐慌潮。(示意圖/PIXABAY)

紐約商品交易所12月黃金期貨收於每盎司4109.10美元,下跌5.7%。根據道瓊斯市場數據公司對FactSet數據的分析,這是自2013年6月20日以來最大的單日百分比跌幅。而倫敦金屬交易所(LME)鋅市場近日掀起罕見逼倉潮,空頭交易員慘遭「軋爆」。

由於全球冶煉廠大幅減產、庫存急速消耗,LME現貨鋅溢價暴漲至每噸323美元,創下1997年以來新高,金屬市場再度出現「現貨荒」。分析師形容,這是自2022年歷史性擠壓以來最劇烈的一次金融槓桿風暴。

現貨鋅價飆破28年新高 空頭被迫回補

根據LME最新數據顯示,目前可交割鋅庫存僅剩2萬4425噸,全球年消耗量卻高達1400萬噸,等同「僅能撐一天」。多頭手握巨量實體金屬,逼得空頭不得不高價回補或交付現貨,使市場陷入恐慌性拉抬。分析師指出,「現貨溢價」是供需失衡的明確警訊,代表實體金屬稀缺到極點。

逼倉壓力擴大 市場再現槓桿危機

消息顯示,至少有6個獨立交易實體在倉儲與合約上持有的多頭金屬量,是交易所可用庫存的3倍。這種結構性擠壓,使空頭在隔夜展期市場(Tom/next)被迫支付更高成本,價差升至每噸30美元,創三年新高。專家直言,這場逼倉不只是鋅價暴動,更暴露全球金屬金融化的危險遊戲。

三立新聞網提醒您:

內容僅供參考,投資人於決策時應審慎評估風險,並就投資結果自行負責。
投資一定有風險,基金投資有賺有賠,申購前應詳閱公開說明書。

#財經重點

CH54三立新聞台直播
大數據推薦
熱銷商品
頻道推薦
直播✦活動
三立新聞網三立新聞網為了提供更好的閱讀內容,我們使用相關網站技術來改善使用者體驗,也尊重用戶的隱私權,特別提出聲明。
了解最新隱私權聲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