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中心/綜合報導
網路科技進入人工智慧(AI)的新時代,生活已經離不開網路,然而,隨著使用者年齡層下降,青少年面臨前所未有的網路危機。從短影音、網路遊戲到AI生成虛假內容,網路世界中潛藏的詐騙、暴力與誤導資訊,讓孩子們在不知不覺間成為「沉默的受害者」。國際扶輪3482地區於2025-26年度正式啟動「青少年保護論壇」計畫,由AI產業領袖包小柏擔任主講人,首場論壇以「AI世代青少年網路安全與數位守護」為主題,以包小柏在AI應用與教育領域的實戰經驗,深入剖析AI技術如何改變網路生態,並分享如何協助青少年辨識數位風險,響應國際扶輪一起共創友善安全網路環境。
國際扶輪3482地區啟動「青少年保護論壇」計畫。(圖/國際扶輪3482地區提供)國際扶輪的社會責任體現在多個面向,包括透過服務計畫推動公益、促進教育、以及參與國際賑災與環境保護等,今年國際扶輪3482地區持續發揮影響力,並關注於青少年保護議題,有鑒於AI科技的進步讓世界更便利,但同時也帶來網路暴力、詐騙、偽資訊氾濫等問題,故於2025-26年度正式啟動「青少年保護論壇」計畫,以往青少年保護著重在RYE國際學生交換講習會推廣,今年度青少年保護論壇是國際扶輪3482地區首次舉辦,也是全台國際扶輪12個地區第一次舉辦青少年保護論壇活動,於11月1日在台北科技大學舉辦首場「少年維特的煩惱」講座,特別邀請AI產業領袖與教育推廣者包小柏老師擔任主講人。
資深音樂人包小柏老師出席分享AI世代網路陷阱來襲,青少年如何安全面對。(圖/國際扶輪3482地區提供)現任馬偕紀念醫院總院長的國際扶輪3482地區張文瀚總監表示:「孩子們在虛擬世界中學習、交友、探索自我,但同時,也暴露在詐騙、誘惑、暴力、甚至性侵等隱藏的風險之中。所以國際扶輪3482地區率先以身作則,攜手社會各界專家、學者與公益團體,共同建構「數位安全網」,我們要讓青少年學會辨識網路誘惑、防範陌生人詐騙、遠離網路毒品、勇敢說不。未來,我們將持續與教育單位、政府機構及民間團體合作,推動更多數位安全教育課程,讓每一位學生都能學會安全上網、理性判斷、保護自己。同時,我們也希望透過國際交換學生的網路安全培訓,將這份保護的種子帶向世界各地。」藉此機會呼籲扶輪夥伴共襄盛舉,張文瀚總監表示:「我們的服務不僅是行善,更是守護;不僅是捐助,更是啟發。當我們攜手守護青少年,便是在守護社會的未來。讓我們以今天為起點,讓愛與責任從這裡延伸,讓網路世界因我們的行動而更安全、更有光。」
國際扶輪3482地區啟動「青少年保護論壇」計畫,秘書長黃振益(左),總監張文瀚(右)。(圖/國際扶輪3482地區提供)資深音樂人包小柏老師於2021年痛失愛女,將思念化為動力,攻讀博士班並鑽研AI技術,成為AI創業家,並成功以女兒的影像、聲音與個人喜好數據,重建栩栩如生的「數位女兒」,也就是已進化至可運用大語言模型從單模態走向多模態的進展,使得AI重生技術能透過聲音、影像與語意資料重建逝者樣貌與聲音,達到「可聽可見可互動」。在人文與倫理的平衡中,讓記憶更有愛與意義更有溫度。這份數位記憶不僅為他帶來慰藉,也讓他開始思考如何運用對AI技術的深入了解,來幫助社會、守護青少年的網路安全,包小柏老師表示:「AI世代的孩子需要”懂科技也懂情緒”的守護。教育應結合AI情緒辨識、家長共學與心理陪伴,培養判斷與共感力,讓AI成為助力而非風險。」
而面對政府即將於11月5日開放線上普發金登記之際,如何防範青少年上當受騙,包小柏老師表示:「登記普發金只上政府官網、不點陌生連結、不洩密碼與驗證碼。善用AI假訊息偵測、反詐工具辨識假網站,讓AI成為家庭防詐的智慧守門員。」國際扶輪3482地區本次大型論壇活動邀集各界專家、家長團體、學生代表共同參與,期盼藉由跨界對話,凝聚更多社會能量,共同維護青少年數位素養教育,讓下一代能在AI世代中安全地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