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中心/陳弘逸報導
日本專家建議,現在開車方向盤主流建議則是「9點15分」握法,除能緩解疲勞,同時也能避免事故發生時,氣囊爆開避免造成雙手受傷。(示意圖/PIXABAY)開車長途駕駛容易疲勞,導致判斷、反應力下降,增加行車風險,過去盛傳提醒「10點10分」方向盤握法,能減少疲勞;不過有日本媒體《TBS NEWS》報導,過去方向盤握法已過時,現在主流建議則是「9點15分」握法,除能緩解疲勞,同時也能避免事故發生時,氣囊爆開避免造成雙手受傷。
據日本媒體《TBS NEWS》,山口縣交通安全學習館警部補松橋正治指出,預防駕駛疲勞的第一步,要「將腰部完全貼緊椅背最深處」;接著,調整座椅前後距離,標準是「右腳能將煞車踩到底」,確保煞車力道不會因姿勢不良而分散;「左腳」也必須牢牢踩在休息踏板上,以便在轉彎抵抗離心力時,穩固身體不晃動。
至於方向盤握法,駕訓班教官三浦大志表示,許多新手駕駛因緊張,或怕看不清前方,會不自覺向前傾或「抱著方向盤」開車。
這類姿勢,不只會讓手肘卡住,影響靈活度,也徒增疲勞;警方建議,可將雙手放在方向盤上方,稍微往前推,讓背部自然貼住座椅,肩胛骨和整個背部都能穩穩靠上椅背才適當。
日本自動車聯盟(JAF)專家近藤博嗣提醒,駕駛向「前傾」是極危險的姿勢,若安全氣囊會爆開,時速高達100至300公里,可能會導致受傷,因此,手握「10點10分」方向盤握法,應改為「9點15分」的方式,就能避免爆開時,傷及雙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