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聽新聞
0:00 0:00

談歐洲與台灣關係!挺台重量級德國要員包瑞翰:正根本性轉變

德國挺台重量級政治人物包瑞翰(Reinhard Butikofer)在布拉格的「歐洲價值高峰會」上表示,歐洲與台灣之間的關係在過去6年發生「根本性的改變」,歐洲以更地緣政治的方式思考全球局勢,逐漸意識到台海安全與自身利益息息相關。

包瑞翰出席歐洲價值高峰會,談台灣對歐洲重要性。(圖/中央社)
包瑞翰出席歐洲價值高峰會,談台灣對歐洲重要性。(圖/中央社)

歐洲價值安全政策中心(European Values Center for Security Policy, EVC)舉辦的第11屆「歐洲價值高峰會」(European Values Summit)5、6日在布拉格登場,會議聚焦主題之一為台海安全,各國專家、學者與政治人物前來參與,捷克總統帕維爾(Petr Pavel)也在開幕會上致詞。

德國挺台重量級政治人物、現台德民間論壇主席包瑞翰在這場高峰會上表示,歐洲與台灣之間的關係在過去6年發生「根本性的改變」,歐洲對台灣的理解與態度與以往截然不同。在2019年之前,歐洲議會幾乎從未正式討論台灣議題,相關提及僅限於附註或星號註解,台灣從未被視為應獨立處理的議題。

他回顧,過去歐洲商界與政界中不乏犬儒主義的看法,認為台灣是一個「依賴的、因為民主而必須照顧的客戶」,妨礙與北京展開更多生意的存在。而在一般公眾中,台灣幾乎不存在於認知裡,甚至有人分不清「台灣」與「泰國」。

包瑞翰分析,這一切在近年出現重大轉變,這主要源於3個關鍵原因:中國的行為、台灣自身的表現,與歐洲對地緣政治思維的改變。

首先,他指出,中國在香港民主運動的鎮壓行徑,讓歐洲意識到北京並非如鄧小平時代所宣稱的「韜光養晦」,而是採取積極且具侵略性的修正主義政策。這讓歐洲了解到,中國的威脅不僅針對香港,也關乎其他國家與地區的利益。

此外,俄烏戰爭進一步揭示中國的真實立場。包瑞翰指出,儘管北京聲稱「中立」,但事實上卻在物資、政治、經濟、宣傳等多方面支持俄羅斯,「如果沒有中國的支持,俄羅斯可能早已在戰爭中失敗。」

包瑞翰指出,中國外長王毅曾公開表示「不希望俄羅斯輸掉戰爭」,這等同於明確支持俄方立場,促使歐洲重新思考與中國的關係。

第二個因素來自台灣自身。包瑞翰表示,歐洲過去僅從兩岸關係角度理解台灣,如今則逐漸認識到台灣的民主活力與實質貢獻。他提到三項具體成果——包括台灣世界領先的半導體產業、對抗外國資訊操弄的傑出表現,以及在COVID-19(2019冠狀病毒疾病)疫情期間展現的防疫能力。

他引用「Taiwan can help」這句話,強調台灣是歐洲的重要合作夥伴,而非被動的受惠者。

包瑞翰進一步指出,歐洲也在這幾年以更地緣政治的方式思考全球局勢。過去歐洲一向以經濟實力自豪,強調「商業與安全分離」,但如今面對中國將經濟手段「武器化」,歐洲不得不重新審視此模式。

他強調,歐洲在台灣海峽的安全與穩定上擁有切身利益,因為大量歐洲貿易航線經過該區域,這已不只是「價值聯盟」的問題,而是攸關歐洲自身安全與經濟利益。

包瑞翰表示,台灣前總統蔡英文任內積極推動與歐洲的交流,儘管歐洲對台關係已有明顯進步,但仍未達應有水準。

他提到,近期王毅與德國外交部長瓦德福(Johann Wadephul)通話時,試圖將「一中原則」作為德中關係核心,但事實上德國從未承認該原則,而是奉行自己的「一中政策」,拒絕接受北京以武力或脅迫手段統一台灣。

包瑞翰警告,這顯示北京正試圖透過外交與國際組織施壓,迫使歐洲在台灣議題上讓步,「歐洲對此警覺仍不夠」。

他強調,台灣並非孤立議題,而是印太「第一島鏈」的重要一環。若台灣被北京控制,將對日本、韓國、菲律賓、澳洲與整個印太安全架構造成深遠影響。

包瑞翰呼籲,歐洲應擺脫將台灣視為「特殊案例」的思維,從地緣政治與區域安全的角度重新審視台灣的重要性,「因為台灣的安全,與整個區域乃至歐洲的安全息息相關。」(中央社布拉格7日電)

中央社
#國際頭條

🔴1108 LIVE 三立新聞直播-午間新聞快報
大數據推薦
CH54三立新聞台直播
熱銷商品
頻道推薦
直播✦活動
三立新聞網三立新聞網為了提供更好的閱讀內容,我們使用相關網站技術來改善使用者體驗,也尊重用戶的隱私權,特別提出聲明。
了解最新隱私權聲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