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聽新聞
0:00 0:00

鄭麗文要悼念共諜吳石!李忠憲曝目的:測試台灣社會對共諜兩字是否麻木

記者楊士誼/台北報導

李忠憲表示,鄭麗文的角色不在於改變什麼,而是讓屈服變得看起來理性而高貴。「反共」被視為老派、過時、甚至激進,那才是中國真正的勝利。(圖/資料照)
李忠憲表示,鄭麗文的角色不在於改變什麼,而是讓屈服變得看起來理性而高貴。「反共」被視為老派、過時、甚至激進,那才是中國真正的勝利。(圖/資料照)

國民黨主席鄭麗文今(8)日將出席悼念在白色恐怖期間,因中共地下黨員身分而遭槍決的共諜吳石等人的紀念活動。成大教授李忠憲指出,這是政治語言的測試,以看台灣社會對「共諜」這兩個字是否已經麻木。他也表示,鄭麗文的角色不在於改變什麼,而是讓屈服變得看起來理性而高貴。「反共」被視為老派、過時、甚至激進,那才是中國真正的勝利。

李忠憲指出,對中共而言,鄭麗文是「必要的實驗」。他們不可能永遠停在趙少康、郝龍斌、朱立倫、甚至蔣萬安等等這些人的身上,傳統歷史上在台灣的中國國民黨,韓國瑜不會出頭,小太妹徐巧芯也不可能打敗費鴻泰,鄭麗文更不可能當選中國國民黨的黨主席。催化這一切的歷史進程就是資訊科技革命以後的人工智慧和訊息戰爭,晶片運算指數級的進步,也大幅縮短歷史改變的具體時間。

李忠憲續指,在中國對台策略的進化史中,從「武力恫嚇」到「政治收編」,再到「心理滲透」,每一步都更柔軟、更精準。過去他們需要飛彈,如今只要話語。而鄭麗文在馬場町為共諜吳石獻花,正是這個進化過程的完美樣本。在國民黨裡,鄭麗文幾乎是異類。不是世襲家族的後代、沒有血緣神話的負擔;她也不是軍系或黨國世代的延伸,不需要向任何「反共精神」致敬。正因為如此,她能成為北京可以嘗試的新接口。

李忠憲說,傳統的國民黨人,無論是郝龍斌、連勝文,甚至蔣萬安,都背負著「反共復國」的歷史影子。那是祖父輩的信仰,是他們再怎麼軟化也不能直接否定的歷史包袱。鄭麗文沒有這個包袱,她可以「主動」去做別人不敢做的事。她的角色不是要立即說服所有人,而是要讓「不反共」這件事,第一次變得理直氣壯。他認為,很多人誤以為中國的威脅永遠是「武力犯台」,但真正的威脅從來不是軍艦,而是話語。當年鄧小平靠「一國兩制」欺騙了香港的民主派,現在習近平靠「和平與和解」改寫了台灣的語境,鄭麗文的獻花行動,就是語境改寫的開始。

李忠憲直言,鄭麗文的成功與否並不重要,就算失敗,中國也損失不了什麼。獨裁者的耐心,是民主社會無法比擬的。時間是站在習近平那一邊的,他不用選舉,不怕民意,不受監督,民主社會需要短期的勝利;獨裁政權只需要長期的滲透,「因此,北京可以等待,一次不成,十年後再來,十年不成,就換一代人」。

李忠憲也表示,鄭麗文的「追思會」並非個人行動,而是政治語言的測試。它在測試台灣社會對「共諜」這兩個字是否已經麻木?國民黨的支持者是否已能接受「不反共但愛國」的邏輯?如果能,下一步就是「反共不等於愛國」,而這正是中共最渴望的語境勝利。對北京而言,最理想的局面不是強行統一,而是讓台灣自己忘記為何要反共。當反共變成過時的口號,當和平取代自由成為政治信仰,中國共產黨就已經贏了。

李忠憲也說,這一切之所以有效,原因其實殘酷:台灣社會已經出現了「思想的疲勞」。七十年來的反共教育、三十年的民主自由、十年的資訊戰,人們已經厭倦思考,渴望被簡單的「和平」麻醉。鄭麗文的「和解論」正好迎合了這種倦怠,她不需要真正信仰什麼,只要看準群眾的惰性,就能成為時代的順流者。他表示,哲學家卡繆曾說「獨裁者最大的勝利,不是讓人害怕他,而是讓人模仿他。」鄭麗文的投降,並不是結束;而是獨裁進化後的試播集。

李忠憲也直言,鄭麗文的角色,不在於改變什麼,而在於讓屈服變得看起來理性而高貴。「反共」被視為老派、過時、甚至激進,那才是中國真正的勝利,虛擬世界的TikTok短片,加上現實世界的鄭麗文向共諜致敬,交互震盪的結果,不反共的中國國民黨,加上投機、無腦的台灣民眾黨、以及軟弱沒有行動能力的民進黨,編織成台灣末日的狂想曲。

#鄭麗文
推薦專題

CH54三立新聞台直播
大數據推薦
【#直播中LIVE】統派辦「追思共諜」活動 鄭麗文出席
熱銷商品
頻道推薦
直播✦活動
三立新聞網三立新聞網為了提供更好的閱讀內容,我們使用相關網站技術來改善使用者體驗,也尊重用戶的隱私權,特別提出聲明。
了解最新隱私權聲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