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中心/倪譽瑋報導
氣象署在早上的預報中指出,鳳凰颱風「登陸時間延後」,路徑南修。(圖/氣象署)曾經是中颱上限的鳳凰颱風,在襲擊菲律賓並接近台灣後,如今減弱為輕颱,中央氣象署預計它將持續減弱且暴風圈逐漸縮小。今(11)日有鄉民提出,也許鳳凰颱風登陸後會被「中脈哥(中央山脈)」給予最後一擊;關於雙北明(12)日颱風假的討論,許多人提出是「0%」。不過目前中央氣象署的颱風路徑為早上8時公布,最新預報是否「撞山」待觀察;而颱風共伴效應對北東的影響還是要小心。
稍早氣象署發布的颱風警報中,鳳凰過去3小時強度稍減弱且暴風圈略為縮小,中心目前在鵝鑾鼻西南方海面,向北北東轉東北移動,暴風圈正逐漸進入台灣南方近海,對台南、高雄、屏東、台東、恆春半島將構成威脅,預計此颱風強度有持續減弱且暴風圈亦有縮小的趨勢。
氣象專家賈新興指出,預估鳳凰7級暴風圈將於今天深夜觸及高屏一帶;於12日23時至13日1時有從登陸嘉南交界一帶登陸的機率,登陸後強度有望快速減弱,但14日時東北季風影響仍在;而降雨熱區為宜蘭、花蓮、台東及屏東山區,其次北北基。
目前的鳳凰颱風強度較過去減弱,不排除登陸後進一步降成熱帶低壓;但其外圍環流與東北季風的共伴效應不容小覷。(圖/氣象署)今日鄉民在PTT提出,本來以為颱風很猛,結果通過菲律賓來到台灣附近後變成輕颱,還有機會變低氣壓「我看連高雄要放假都有困難,更不用說雙北了」。貼文一出,不少人也提出颱風可能會越來越弱,「中脈哥會給他最後一擊」、「晚上就散架了,放什麼放」、「過山就GG了吧」。
另一篇「想請問一下明天台北放假機率」的討論中,許多人都回應放假率「0」、「早點睡比較實在」。不過,雖然颱風有減弱跡象,但氣象署提醒,其外圍環流與東北季風配合,共伴效應為迎風面地區北部、東半部帶來的雨仍較可觀,還是應戒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