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譯林浩博/綜合報導
西班牙國王菲利佩六世(Felipe VI)與泰國國王瓦吉拉隆功(Vajiralongkorn),本週先後到訪中國,分別創下18年與50年來各自國家君主訪中的首例,意義重大。泰王13日抵達北京,展開為期一週的行程,預計將與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以及國務院總理李強會面,但不會簽署協議。同一天、 西班牙國王的訪中行結束,已先一步與習近平見面,雙方還出席了兩國協議的簽署儀式。
泰國國王瓦吉拉隆功。(圖/翻攝自X平台 @TorCentre)建交以來首訪
泰王瓦吉拉隆功從13日至17日在中國訪問,據路透社報導,自從泰國1932年進入君主立憲體制,皇室成員的訪問就成為了一種外交工具。像是瓦吉拉隆功的父親、已故國王浦美蓬(Bhumibol Adulyadej),在美蘇冷戰高峰的1960年代,兩度出訪美國。
泰國與中國於1975年建交,雙邊關係在冷戰結束後有所發展,尤其雙向的經貿投資出現大幅成長。中國已是泰國最大的進口來源國,去年泰國從中國輸入商品就高達800億美元。到訪泰國的海外遊客,也以中國最多。中國還是投資泰國汽車等產業的主要國家。
若再把歷史往回推,華人已在泰國扎根好幾個世紀,許多稱霸產業界、政治界與商界的家族,都有著來自中國的祖先。前泰國外長德汶納(Tej Bunnag)表示:「泰國與中國關係特殊,我們視他們為兄弟,他們視我們為家人。」
泰國政府發布聲明,宣布泰王瓦吉拉隆功與王后蘇堤達(Suthida)將造訪中國時,也強調此行反映了 「泰、中兩國在各層面,享有根深蒂固的友誼與互相理解」。
瓦吉拉隆功自從2016年登基,只對外出訪一次,即今年4月的不丹訪問。中國外交部發言人毛寧上週即稱,瓦吉拉隆功這次應習近平邀請來訪,也是其首度造訪重要國家,彰顯了兩國關係發展的重要。
國母逝世後的出訪
瓦吉拉隆功的父親普美蓬在位70年,卻從未踏足中國。普美蓬都是派其他人來代表,瓦吉拉隆功於1987年就以太子身分,代替父親訪中。泰國法政大學的國際關係學者許佳朋(Sitthiphon Kruarattikan)即指出:「與中國建交的國家之中,多數國家的元首都造訪過中國,泰國長久以來卻是那例外。因此中國會希望泰王到訪。」
瓦吉拉隆功這趟國是訪問,因為幾週前被譽為「國母」的皇太后詩麗吉逝世,正處於國喪期,但這也側面顯示泰國皇室對中國的重視。
另外,包括泰國在內的東南亞國家,正面臨中國越來越強硬的態度。中國近來即施壓泰國加大打擊跨國電信詐騙,並以擔憂對中國遊客的負面影響為由,多次希望泰方不要將賭博合法化。2月,經過長達10年的懸而未決,中國也終於說服泰國點頭,將40名遭拘留的維吾爾人遣返回中國。
但即便與中國的長期關係至關重要,泰國前外長德汶納也提醒,曼谷應堅守自己利益。泰國官員也警告,中美貿易緊張的升溫,對東南亞經濟構成巨大風險。德汶納說道:「中國是大國,以全球眼光看所有事情。我們是東南亞的小國,我們必須保持外交關係的平衡。」
西班牙國王菲利佩六世訪問北京,與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一同步入人民大會堂。(圖/翻攝自X平台 @ChinaDaily )18年來首訪
本週堪稱中國的「國王週」,因為除了泰王,北京也於10日至13日這四天,迎接了18年來首見的西班牙國王造訪。
據中國官媒央視報導,西班牙國王菲利佩六世於12日與習近平會面,兩人會後出席了協議簽署儀式。習近平在人民大會堂與非利佩見面,他指出世界情勢動盪變化,需要建設性力量致力於和平與發展,隨即稱中國準備好與西班牙共建全面戰略夥伴關係。
菲利佩與習近平的會面也稱,「西班牙與中國的友誼,無疑會使雙方人民受惠,且符合兩國的悠久歷史與全球志業,.......相互信任的關係已建立。」
路透社指出,歐盟當中,西班牙是親中的領頭國家,另外馬德里當局也想擴大在亞太地區的外交布局。中國這方,因過度補貼自家電動車產業,與歐盟產生貿易摩擦,但隨著川普關稅對出口的衝擊,北京正尋求將與歐盟的緊張降溫。
上週中國就提議,將自2021年就凍結的中歐貿易會談,予以恢復。而自2024年6月歐盟對中國製電動車施加關稅以來,西班牙反倒加大與中國的經濟交流。西班牙總理桑傑士(Pedro Sanchez)即兩度向中國毛遂自薦,宣傳該國是汽車、綠能與新興產業的理想投資地。
話雖如此,西班牙作為歐洲最大豬肉出口國,卻也在歐盟與中國的貿易緊張之間,不能自己,因為中國對歐盟的豬肉產品,課徵了高達62.4%的關稅作為反制。西班牙每年向中國出口12億美元的豬肉與相關產品,占了中國豬肉進口的五分之一左右,是對中最大豬肉輸出國。
美國7月即批評西班牙加強與中國經貿關係的做法,是在「割自己的喉嚨」。與此同時,歐盟整體仍關切與中國的貿易失衡,以及北京和俄羅斯的關聯。
從這點來說,立憲君主同樣提供了西班牙軟性外交的道路,不用和民選政府掛勾,降低了政治敏感性。
掌握全球脈動、深入觀點分析,訂閱一鍵看世界SET Globa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