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首相高市早苗在國會的「台灣有事」答詢,引發日中關係在短時間內急劇惡化。對此,日本國內反應兩極,一方認為高市「踩紅線」,另一方則認為不該對中態度軟弱。
日本首相高市早苗的「台灣有事」言論,讓中日關係急遽惡化。(圖/翻攝自高市早苗臉書)共同社、朝日新聞報導,立憲民主黨代表野田佳彥今天在長崎縣島原市的黨內集會上表示,「首相話說得太超過了,導致日中關係陷入非常嚴峻的局面,太過輕率」。他還說,「她好像認為這樣能夠贏得自民黨支持者的認同,但我認為這很危險」。
曾任首相的野田表示,「首相作為自衛官的最高指揮官,不應輕率地說出具體發言,這是有默契的不成文規定」。
野田在受訪時再次強調,「作為最高領導人,有些場合的發言理應格外謹慎,必須有所分寸」。
前首相石破茂先前也在電視節目指出,「歷屆政府從來沒有明確限定『在這種情況下就是日本有事』。如果把話全都說出來,反而會削弱嚇阻力」。
前首相石破茂認為高市的發言過於躁進,過去日本政治人物沒有這樣發言。他表示,如果明確劃定「存亡危機事態」的界線,等於向對方透露「日本的底牌」,因此歷屆政府一直刻意保持模糊態度。即使自衛隊和美軍持續以「台灣有事」的假設舉行聯合軍演,但美國也是採取不說明白的「戰略模糊」策略。
不過,對於石破的發言,不少日本網友不買帳,表示「這人老是從背後開槍」、「石破也說了,以前是模糊處理,也就是大家都這麼想,只是沒人敢說,高市只不過是誠實地說出來而已」、「石破你真的是夠了,難怪高市的支持率比你高」。
但也有人認為高市的答詢過於輕率,「石破的意見才對,沒有必要去挑釁中國」、「雖然石破老愛從背後開槍,但這次他是對的,為什麼高市首相連戰略性模糊這種基本原則都忘了?」
石破所說的「歷屆政府」也包括高市早苗繼承路線的已故前首相安倍晉三。安倍在2015年第二次執政時期通過修改憲法第9條解釋,允許自衛隊行使集體自衛權,不過他在任期間,提到設想「存亡危機事態」時也避免具體提及台灣。
如果發展至「存亡危機事態」,首先受到波及的可能是沖繩縣的南西諸島,當地議員同樣態度分歧。
石垣市議員花谷史郎表示,「高市首相的答詢讓人感覺局勢升級。她其實不必特別說『我們會做出行使武力的判斷』。之前在日中領導會談時,雙方才剛出現了一些改善關係的期待,如今又被這番發言潑冷水」。
也有議員表示支持,與那國町議員嵩西茂則表示,「發言的直接程度確實令人吃驚,但我認為『存亡危機事態』的可能性是存在的,應該設想各種情境、反覆模擬演練,為可能的有事狀況做好準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