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聽新聞
0:00 0:00

炒作琉球主權!受訪者曾被起底為中共官媒常客 身分神秘、時常簡中發文

國際中心/綜合報導

日本首相高市早苗的「台灣有事」發言一出,很快引爆中國怒火,一系列的威嚇與宣傳鋪天蓋地展開。其中,中國官媒《中國日報》旗下的「起底工作室」,以及幾篇微信公眾號15日紛紛釋出影片、文章,重新掀起「琉球地位未定論」輿論。影片引述一名中國名「魏孝昌」、自稱琉球原住民當地獨立運動人士大肆批評日本政府。

然而,先前台灣媒體《報導者》有關「中國對日的沖繩認知作戰」專題報導中,便起底此人與中國關係密切,不但時常用簡中發文,也會接受中國官媒訪問。報導指,他至少擁有三個名字、背景神秘,傳播對象主要面向中國受眾的特點,已讓沖繩當地記者與學者對他保持距離,深怕推波助瀾「中國對沖繩的認知戰」。

先前《報導者》有關「中國對日的沖繩認知作戰」專題報導中,便起底魏孝昌與中國關係密切。(圖/翻攝自X平台 @robkajiwara)
先前《報導者》有關「中國對日的沖繩認知作戰」專題報導中,便起底魏孝昌與中國關係密切。(圖/翻攝自X平台 @robkajiwara)

中國官媒《中國日報》旗下的「起底工作室」15日發布影片,再掀起「琉球地位未定論」討論。起底工作室採訪一名「沖繩原住民、漢名為魏孝昌的琉球音樂人」,透過採訪,強調「日本是違背琉球人民意願、入侵併吞琉球,並強行將其改名為沖繩縣,這就是日本殖民琉球的開始。」

魏孝昌還稱,高市的言論可能會挑起戰爭,並表示,「一旦中日開戰,駐沖繩日軍將會成為首要打擊目標,將帶給沖繩災難。」

針對這名叫做「魏孝昌」的受訪者,台灣媒體《報導者》2023年有關「中國對日的沖繩認知作戰主旋律」報導中曾提及此人。

當時報導指,魏孝昌是當地知名且背景最神秘的「琉球獨立運動網紅」,他擁有至少三個名字,先是羅伯特‧梶原(Robert Kajiwara),之後更名為琉球名「比嘉孝昌」與中國名「魏孝昌」。

報導指,魏孝昌出生於夏威夷,自稱是琉球移民後代,且因為拒絕承認日本併吞琉球王國的合法性,堅持使用古名「琉球」來稱呼沖繩。他與在地獨立運動團體不同,魏孝昌在網路上的貼文發文大多是簡體中文,活躍於微博,以及各大中國官媒,受眾顯然不是沖繩當地人。

當時魏孝昌接受《報導者》採訪時表示,「中國是一個大國,有很多了解琉球人的聰明人,他們寫了很好的評論並提出了聰明的問題,所以我喜歡用中文交流,古代琉球歷史文獻,也大多是用中文寫的。」並認為美國人與日本人對琉球和中國人有偏見,導致不愛用日文或英文書寫,「因為對牛彈琴」。

之後魏孝昌婉拒《報導者》的見面採訪,數星期後他便po出自己的中國訪問的照片,之後便不再回應《報導者》有關中國認知戰的提問。

《報導者》當時的報導分析了抖音操作「琉球熱」的手法,發現刻意傳遞的煽動內容會結由沖繩來批評「台灣有事」論調有謬誤,以及沖繩在第一島鏈的重要性。其中煽動性最強、也最頻繁出現的主張就是:「如果台灣有事就是日本有事,那麼琉球有事就是中國有事。」

而對照此魏孝昌再次受訪,很有可能是在中日外交緊張之際,又被中共官方拿來進行「認知作戰」的素材之一。

且查看魏孝昌的X帳號頁面上也可看到,他近日也曾轉發過去常常被事實查核為散布假訊息、或錯誤訊息的中國戰狼網紅「豫章信使」的貼文

不只中共擅長的認知作戰,中國政府呼籲旅客與學生「謹慎規劃」赴日留學、旅遊事宜。《紐約時報》17日分析指,中共官方過去也曾以中國遊客、中國留學生為籌碼來對日施壓。

今年4月,在美中貿易戰升級之際,中國文化和旅遊部曾以中美經貿關係惡化為由,警告遊客應「充分評估」赴美旅行的風險。該部門還提醒赴美留學生注意安全。

2020年,中國也曾發布措辭更為嚴厲的旅行警告,建議公民不要前往澳洲,理由是Covid-19疫情導致澳洲種族主義抬頭。當時,澳洲正帶頭呼籲對Covid-19病毒的起源展開調查,導致兩國關係持續緊張。

2017年,因南韓部署美國「薩德系統」導致中韓關係惡化,中國禁止旅行社銷售赴韓團體游產品。一家南韓研究機構曾估算,南韓當年在五個月內因減少約330萬中國遊客損失約65億美元旅遊收入。

掌握全球脈動、深入觀點分析,訂閱一鍵看世界SET Global 

#一鍵看世界SET Global

【股民最大黨 盤後吃便當 EP.25】拉台積電出貨的一天!? 台股月線回穩倒計時
大數據推薦
CH54三立新聞台直播
熱銷商品
頻道推薦
直播✦活動
三立新聞網三立新聞網為了提供更好的閱讀內容,我們使用相關網站技術來改善使用者體驗,也尊重用戶的隱私權,特別提出聲明。
了解最新隱私權聲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