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聽新聞
0:00 0:00

「3超級食物」助消化、降發炎!營養師揭密:味噌滾5分鐘=好菌死光

記者鄭玉如/台北報導

泡菜、味噌、納豆都是常見的發酵食物,有助於護腸、抗發炎。營養師陳珮淳建議,烹煮味噌湯時,應在最後1分鐘加入味噌,好菌才不會死光。(示意圖/PIXABAY)
泡菜、味噌、納豆都是常見的發酵食物,有助於護腸、抗發炎。營養師陳珮淳建議,烹煮味噌湯時,應在最後1分鐘加入味噌,好菌才不會死光。(示意圖/PIXABAY)

發酵食物護腸道、抗發炎,但若烹調方式不當,好菌恐在高溫下全軍覆沒營養師陳珮淳表示,泡菜、味噌、納豆都是常見發酵食物,不過市售泡菜多已加熱滅菌,好菌含量有限,而味噌中的乳酸菌在85°C以上幾乎無法存活,若經大火滾煮5分鐘,喝到的只是味噌風味鹽湯,建議起鍋前最後1分鐘再放味噌,有助於留住好菌。

陳珮淳在臉書粉專指出,發酵食物被稱為「超級食物」,因為微生物(如乳酸菌、酵母菌)能分解糖與蛋白質,產生維生素、胺基酸與益菌代謝物。根據研究顯示,發酵食品有助於改善消化、降低發炎、增強免疫力,但前提是菌要活著、量必須足夠。

陳珮淳列出3樣常見發酵食物,分別是泡菜、味噌、納豆。以泡菜為例,其中的植物乳酸桿菌,能幫助調整腸道菌相、提升免疫調節力。不過市售泡菜多經加熱滅菌或添加防腐劑,雖能延長保存,但好菌量不多,還有高鈉問題,建議選擇冷藏未滅菌、低鹽的泡菜,每日30到50公克,搭配蔬菜或豆腐吃最佳。

再來是味噌,富含胺基酸、維生素B群、大豆胜肽,以及麴菌能產生抗氧化物,幫助減少自由基、維持血壓與代謝平衡。不過,根據日本信州大學研究,味噌中的乳酸菌在85°C以上,幾乎無法存活,也就是味噌湯滾煮5分鐘,喝到的只是「味噌風味鹽湯」,建議起鍋前最後1分鐘再放味噌,別讓菌泡在滾水太久,以免好菌被滅光。

最後是納豆,黏稠絲狀物來自納豆菌,在發酵過程中產生的納豆激酶。研究發現,納豆激酶能分解血液中纖維蛋白,幫助維持血液流動、促進循環健康,還富含維生素K2,幫助鈣質利用、強健骨骼。建議每天1小盒(約40至50公克)即可,可加蔥花、紫蘇更清爽。

#祝你健康

CH54三立新聞台直播
大數據推薦
🔴1117 LIVE 三立新聞直播-晚間新聞總整理
熱銷商品
頻道推薦
直播✦活動
三立新聞網三立新聞網為了提供更好的閱讀內容,我們使用相關網站技術來改善使用者體驗,也尊重用戶的隱私權,特別提出聲明。
了解最新隱私權聲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