娛樂中心/林昀萱報導
吳淡如透露自己最近都搭乘經濟艙,背後原因引起共鳴。(圖/翻攝自吳淡如每周一文臉書)若能力許可,許多人搭飛機會選擇商務艙,讓自己坐得舒適也更有隱私。不過,知名作家、主持人吳淡如近日透露,過去都搭商務艙的她「最近都搭乘經濟艙」,背後原因吸引一票網友贊同。
吳淡如23日在臉書粉絲專頁「吳淡如每周一文」發文透露,20幾歲的時候擔任旅遊記者,出門採訪都是搭乘商務艙,積重難返加上自己喜歡將錢花在買經驗及感受,因此30歲之後搭乘飛機也多選擇商務艙。不過,近期的她卻改搭經濟艙,原因不是返璞歸真,也不是因為變窮自我檢討,而是心中有個關卡叫做「價值和價格不要差太多」。
吳淡如表示,以前的商務艙價格約是經濟艙的兩倍多一點,疫情之後突飛猛進。她舉例由松山機場出發飛往上海的經濟艙價格不到9千元,但商務艙卻要價4萬元以上。「嗯,就是四倍多的價格。不到一個半小時就到了,不是嗎?」因此只要相差超過三倍,她就買經濟艙。反正因為常常搭飛機,還是可以拿會員卡去貴賓室坐一坐。但她也對商務艙價格感到好奇:「是說為什麼現在商務艙要貴成這樣呀?」
吳淡如說,其實自己可以搭乘商務艙報帳給公司,但腦中有把衡量價格與價值的尺,讓她堅持「價格不可以超過我腦子裡的估價,不然我真的不買單」。她也強調這是自身感觸,別人要怎麼搭她沒有意見。另外,吳淡如也點出其實某些航空公司經濟艙的食物還不錯,也有機上娛樂系統可以看電影,笑著表示:「我太喜歡恐龍片了,有恐龍可以看什麼艙都可以。」
這篇貼文引起網友討論,不少人有共鳴附和:「我也是這麼覺得耶⋯⋯才一個多小時價格相差4倍多,實在是不符合經濟效益」、「價格和價值不要差太多,有時候我也會有這種感覺」、「與其花費在買東西,比較喜歡買經驗、買感受。謝謝淡如姐的價值觀分享」、「真是好習慣,好思維」。知名投資專家「不敗教主」陳重銘也表示,自己也都搭商務艙。
另外,也有人分享自己的做法:「超過6小時我才會搭商務艙,主要是長途不想因為上廁所而一直打擾鄰座,而且年紀大了循環也不好,經濟艙真的難睡。所以我是長途需要躺平才坐商務艙。短程坐商務艙我就覺得太不務實了。錢可以省下來住好一點的飯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