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文/CTWANT
台灣傳統表演藝術「說唱」的重要保存者陳寶貴過世。(圖/文化部)根據文化部發布消息,台灣傳統表演藝術「說唱」的重要保存者、新北市登錄的無形文化資產傳承人陳寶貴,已於11月24日辭世,享壽86歲。文化部對其辭世表達深切哀悼,並表示將頒發旌揚狀,肯定她長年致力於保存與推廣台語唸歌等傳統曲藝的卓越貢獻。
陳寶貴1939年出生於戲班世家,自幼浸潤於歌仔戲與南管等傳統音樂氛圍之中。其父為歌仔戲樂師,她從小便習得南管、歌仔戲與高甲戲等藝術形式,14歲起展開全台巡演,並逐步發展出獨特的說唱風格。
陳寶貴擅長咬字吐音與現場即興敘述,憑藉出色的記憶力與臨場反應力,即使不識字,亦能與搭檔陳美珠演出超過百齣作品。兩人並肩合作多年,被藝文界譽為台語唸歌的「活字典」,在地方文化推廣上佔有一席之地。
1989年,兩人共同主持的唸歌節目《錦裙玉玲瓏》登上有線電視,以唱作俱佳、分飾多角的方式廣受觀眾喜愛。該節目更啟發後來的電視綜藝節目《鐵獅玉玲瓏》,其中藝人澎恰恰與許效舜所扮演的角色「珠寶」、「貴寶」即向陳寶貴與陳美珠致敬。
2016年,新北市政府將陳寶貴與陳美珠正式登錄為「說唱」傳統表演藝術保存者,肯定她們在推動台語唸歌與地方文化傳承上的歷史地位。
文化部表示,陳寶貴晚年持續活躍於民間,擔任「台灣唸歌團」顧問,經常至各地協助月琴彈唱班教學,積極指導後輩。她對傳統藝術的熱情從未停歇,致力於將逐漸式微的台語唸歌文化延續至新世代,令人敬佩與懷念。
澎恰恰(左三)以「鐵獅玉玲瓏」逗趣綜藝秀紅遍全台。(圖/報系資料照)據《NOWnews》報導,藝人許效舜對此表示哀悼,語帶不捨地說:「對整個藝術界來講是一個很大的損失,過去在節目當中,看到他們的表演模式,所以延伸了《鐵獅玉玲瓏》。她們是我內心當中最崇高敬意的一對偶像。」他回憶起,當年兩人僅用一把吉他、兩人分飾述說歷史經典故事的畫面,令人深受感動,也成為他創作靈感的泉源。
許效舜也提到:「那個時代他們也曾經找過我們,我們也曾經對過話。無論如何,今天在這邊以一個晚輩的心情,向長輩致敬,希望她去到天家,也能夠擁有一個美好的表演環境,我們繼續在不同的世界,為藝術來奉獻!感謝!」表達他對陳寶貴的最高敬意。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