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聽新聞
0:00 0:00

寒冬「錯誤保暖法」害人心梗、中風!醫示警:喝熱飲也中

記者施春美/台北報導

醫師黃軒表示,研究發現,熱飲只能短暫刺激口腔溫度,核心體溫回升有限,反而讓人誤以為「夠暖了」而少穿衣。(示意圖/pixabay)
醫師黃軒表示,研究發現,熱飲只能短暫刺激口腔溫度,核心體溫回升有限,反而讓人誤以為「夠暖了」而少穿衣。(示意圖/pixabay)

東北季風發威,氣溫逐日下探。醫師黃軒表示,人們在冬天會努力保暖,卻仍有人心梗、中風等而猝死,原因常是錯誤的禦寒方式所致,例如只喝熱飲、穿太緊卻無保暖功能的外套、回家就「狂洗熱水澡」等方式。其中,很多人以為熱飲讓身體瞬間暖和起來,卻不知熱飲無法提升核心體溫,讓人誤以為「夠暖了」而少穿衣。

胸腔暨重症科醫師黃軒在其臉書表示,寒冬來臨,大家都知道要保暖,卻仍有人心梗、中風、氣喘誘發、心臟衰竭惡化,這經常是錯誤的禦寒方式釀禍,錯誤的禦寒不保暖、假溫暖、傷血管,讓人陷入險境。他列舉6行為如下:

1. 靠熱飲保暖:

很多人冬天喝奶茶、熱湯、熱咖啡,覺得身體瞬間暖起來。然而,醫學研究證實,熱飲只能短暫刺激口腔溫度,核心體溫回升有限,反而讓人誤以為「夠暖了」而少穿衣。結果導致,血管嚴重收縮、壓力荷爾蒙驟升,進而誘發冬季心梗。

2. 穿太緊卻無保暖功能的外套

很多人在寒冬會穿「貼身、緊到血流受限、材質不保溫」的外套。然而,低溫加上血流受限會讓血管更易痙攣。研究顯示,寒冷暴露會讓收縮壓上升20~30毫米汞柱。

3. 一到家就狂洗熱水澡

有些人寒冬到家,第一件事就是沖超熱的熱水澡,這是冬天最危險又最常見的習慣,因為人剛在戶外「冷到血管緊縮」,沖熱水會讓血管瞬間擴張,突然的溫差會造成血壓急速下降、心跳加快、洗澡中暈倒。這也導致冬天浴室是猝死的高峰。

4. 只穿厚外套,但不護頭、頸、腳

人體的三大散熱口是頭、頸、雙腳,若這三部位沒保暖,人穿再厚也保暖效果不佳。

5. 晚上把暖氣開到爆

太乾、太熱的室內環境會造成呼吸道黏膜乾裂、咳嗽加劇、氣喘急性發作、夜間血壓上升、睡眠品質下降。有研究指出,乾燥空氣會增加呼吸道感染風險。因此,暖氣開太強等於製作一個病毒最愛的「乾燥孵化箱」。

6. 冬天照樣硬練身體

冬天仍可做戶外運動,但前提是有熱身、保暖、循序漸進,否則冷空氣進入呼吸道,會造成支氣管收縮,人會越跑越喘,越喘越讓心臟負荷爆表。

黃軒並說明正確的禦寒方式:

1. 帽子+圍巾+手套(比穿厚外套更有效)

2. 洗澡前先把浴室暖起來

3. 走出室外前30 秒進行暖身活動

4. 穿洋蔥式分層,不要靠喝熱的硬撐

5. 室內濕度40~60% 最剛好

6. 有心血管疾病者,冷天不要快步衝出門

#低溫

CH54三立新聞台直播
大數據推薦
【#直播中LIVE】賴清德赴台南廟宇參香祈福
熱銷商品
頻道推薦
直播✦活動
三立新聞網三立新聞網為了提供更好的閱讀內容,我們使用相關網站技術來改善使用者體驗,也尊重用戶的隱私權,特別提出聲明。
了解最新隱私權聲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