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坪式虱目魚塭 黑面琵鷺的新快樂天堂

記者李鴻典/台北報導

超過400年歷史的淺坪式魚塭是台灣傳統的虱目魚養殖模式,但隨著深水式集約養殖的興起而逐趨沒落,目前已不常見。行政院農委會水產試驗所海水繁養殖研究中心為了養殖文化的傳承,特別保留了30多公頃的淺坪式魚塭,在冬季休養期間,經常會吸引百隻以上的黑面琵鷺前來覓食和棲息,除了創造養殖與休閒產業的雙重價值之外,也對生態保育做出了正面貢獻。

黑面琵鷺 圖/中央社

▲圖/中央社

傳統的淺坪式魚塭過去大都由廢棄的農耕地整理後改建而成,其水深通常不會超過60公分,養殖期間利用廉價的米糠、豆餅等有機肥料和太陽能所孕育的藻類作為餌料,生產健康的綠色水產品。淺坪式養殖的工作時序通常依循節氣進行,11月到翌年3月為整池、準備階段,4月以後分批進行放苗與養成,6、7月起陸續收成,最遲至10月收獲完畢。收成後將水位放低,進行數次的曬坪、注水與施肥,以培養底藻,此時池中殘存的下雜魚蝦或其他底棲動物,就成為黑面琵鷺等侯鳥的最佳食物來源,經常會吸引大批的嬌客前來覓食。

黑面琵鷺已被農委會劃歸為第一類瀕臨絕種保育類野生動物,2016年普查結果,全世界總數量約3,356隻,是全球現存的6種琵鷺中,數量最稀少的一種。每年9月底開始,黑面琵鷺就會由韓國長途飛行至東南亞渡冬,主要的越冬地點包括台灣、香港和越南等地。

近年來由於各界對環境與生態保育的重視,到台灣越冬的黑面琵鷺數量日益增多,由2004年的632隻增加至2016年的2,601隻。黑面琵鷺主要在淺水地區(水深約20公分以下)活動,覓食場所除了河流出海口及海邊潮間帶等天然水域環境外,還包含休養、廢置之魚塭、鹽田、水庫、淺水塘及休耕水田等人為環境。

休養中的淺坪式魚塭向來為候鳥的主要覓食與棲息場所之一,不過因為本方式是採粗放式養殖,放養密度較低,連帶的收獲量也不高,因此漁民大多改採深水式集約養殖,以增加收益,也導致吸引候鳥駐足的淺坪式魚塭大幅減少。海水繁養殖研究中心特別保留了38公頃淺坪式虱目魚塭,目前放養面積約18公頃,每年約可收成2萬多台斤的虱目魚。11月期間正值休養前的排水階段,每日吸引將近百隻的黑面琵鷺來此覓食、棲息。

農委會說,以2016年來看,在台南地區渡冬的黑面琵鷺將近1,800隻,其中駐足於海水中心淺坪式虱目魚塭者,單日數量最高甚至超過200多隻,顯見水產試驗所特意保留的淺坪式虱目魚養殖區,除了具備傳承養殖文化的意義與提供環保、健康的水產品外,更成了來台渡冬的黑面琵鷺的快樂天堂,可以說具體實踐了生活、生產與生態的三生價值。

 

加入 @setn 好友

大數據推薦
熱銷商品
直播✦活動
三立新聞網三立新聞網為了提供更好的閱讀內容,我們使用相關網站技術來改善使用者體驗,也尊重用戶的隱私權,特別提出聲明。
了解最新隱私權聲明 知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