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敢婚不願生…這才是家長最有感的「催生政策」

記者李鴻典/台北報導

少子化、不敢生,是現在台灣社會的寫照,台灣大學兒少暨家庭研究中心主任馮燕表示,2017年新生兒人數將降至10年來倒數第二,生育數與結婚數緊密正相關,年輕人不敢結婚、不願生子問題在哪?除了大環境經濟問題,子女出生後的托育照顧問題,也令未來的新手爸媽卻步。

不敢婚不願生…這才是家長最有感的「催生政策」

▲子女出生後的托育照顧問題,令新手爸媽卻步。(圖/李鴻典攝)

政府要端出怎樣的政策牛肉,家長才會考慮多生孩子?兒盟調查發現,排名前五名的政策中,有3項跟育兒經濟支持有關,政府應積極回應。近五成(49.2%)幼兒家長認為政府要「發放兒童津貼」,名列首位;其次有四成四(44%)家長認為,要「提供多元、充足的托育管道」;再其次是「減免幼兒教育學雜費」,有三成三(33.4%)家長青睞;第四名則是近三成(29.9%)家長支持的「提高賦稅減免(如:增加所得稅免稅額、列舉扣除額)」;此外,「延長有薪育嬰假」(25.5%)及「增加公共托育服務」(20.2%)分列第五、六名,也是較多家長期待的催生政策。

馮燕表示,公托?私托?保母?還是長輩支持體系?到底政府應該從何幫、怎麼幫才能讓父母們樂於生、養育。少子化問題要跨部會動起來,改變要從人口結構開始,納入政府預算才是真前瞻!

台灣兒科醫學會副秘書長彭純芝指出,導致少子化的因素是多重的,解決問題的方式必須要多元化,讓年輕家庭「敢生、養得起」。前瞻計畫經費擬用於以擴充托育為主,實為不足,建議應該撥出經費健全「兒童友善醫療」,包括周產期醫療人才培育與醫療網的強化、兒童醫院的推動、提高兒童保健與預防注射推動經費、兒童醫療人才培育與強化兒童急診醫療。

國家衛生研究院兒童醫學及健康研究中心副研究員陳麗光表示,在少子化問題嚴重的時代,如何建構一個讓父母願意且安心生養的環境,除了需亟思增加出生率的策略外,也需要完善的育兒措施,如建構多元優質托育服務體系等。

另外,兒盟調查發現,若要請親屬以外的人照顧孩子,近半數(47.9%)的幼兒家長會選擇至多收托4人、屬居家式托育的「保母」;其次,有三成四(34.3%)的家長會選擇介於居家式與機構式之間、至多收托10-12人的「社區公共托育家園」;至於機構式托育的公私協力托嬰中心,只有一成(10.8%)的家長選擇;私立托嬰中心最不受家長青睞,僅有4%的家長支持。調查顯示,家長傾向將孩子送托給照顧人數較少的居家保母。

兒盟主任李宏文強調,就兒童發展觀點而言,類家庭的照顧環境,才是最適合兩歲以下幼兒就托的場域。不論在個別化需求、托育師生比、照顧品質、疾病傳染管控等面向,居家式托育均優於機構式托育,政府應依此原則規劃托育政策。

幼兒家長如果要送托孩子,哪些條件是最優先考慮的呢?兒盟調查發現,近七成(68.9%)的家長認為「托育人員素質良好(如:有愛心、耐心、喜歡孩子;受過專業訓練;無不良嗜好)」是最重要的;其次,有四成三(43.6%)的家長會考慮孩子是否「接送方便(離家近或工作場所近)」;另外,四成(40.7%)的家長會考慮「收費合理」,近四成(39.7%)的家長會考慮「托育環境整潔、安全」。而有近三成五(34.6%)的家長會以「經政府認可(有立案/登記)」為優先考慮。

李宏文指出,家長送托孩子最優先考慮的條件是「托育人員素質良好」,並非「收費合理」,可見家長重視托育品質勝過收費平價,政府不該只將政策焦點放在托育的價格而已。許多家長表示,托育人員的照顧品質和評價,才是她/他們選擇托育型態的優先考量。

加入 @setn 好友

大數據推薦
熱銷商品
直播✦活動
三立新聞網三立新聞網為了提供更好的閱讀內容,我們使用相關網站技術來改善使用者體驗,也尊重用戶的隱私權,特別提出聲明。
了解最新隱私權聲明 知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