換日線/「反核」不是趕流行,你真的做到節電了嗎?

  • 本文為「名家專欄」授權文章及圖片,以上言論及圖片不代表本台立場
  • 按此投稿

原文標題:曾被冷嘲熱諷「環保魔人」,我的真心話:「反核」不是趕流行,你真的做到節電了嗎?

文/北極丸/換日線Crossing

立秋。高溫 38 度。

看來,沿襲流傳多年的農民曆,和現實狀況已經愈來愈遠。

氣象專家指出「真正的秋天」還要再過一兩個月。誰知道幾個十年後,秋天他老人家還健在否?

還記得十幾年前的台北,32 度就已經是罕見的高溫了,至於冷氣這奢侈的玩意,在我家只有晚上睡覺前才能開半個小時,剩下的時間,只能在電風扇前面哇哇地大聲抗議,神奇的是,吹著吹著也就漸漸地不熱了。

那時候還沒有「體感溫度」這種拿來嚇人的數字;那時候「38 度」這個數字代表的是發燒不用上學......誰知道時間推移,現在變成了夏天的氣溫,而之後更會像溫水煮青蛙一樣愈來愈習慣。相信夏天出現 40 度這個「燒到頭殼壞去」的數字,指日可待。

最近常被人拿來茶餘飯後的新聞,莫過於「公務員中午關冷氣」事件了:因為夏天用電量緊張,政府推行節電先從「自己人」來,公務員午休開冷氣休息的「小確幸」就這樣被剝奪了──有人認為公務員身體力行,是為環境負責的好表現;有人痛批如果公務員中暑昏倒誰負責;也有人在旁拉板凳吃雞排看好戲──我在此不發表任何意見,因為我家冷氣已經十幾年沒運轉了。

我孤獨的「環保魔人」之路

時間追溯到我的國中歲月。地理老師抽空用了一節課,播映關於地球暖化和環境問題的紀錄片:影片中是發熱冒煙的大地、極端氣候、如《明天過後》一般可怕的未來預測景象,我看得心驚膽跳、冷汗直流,並發誓從今以後將確實地執行環保任務。

平日三分鐘熱度的我,唯有身體力行做環保,硬是堅持至今十多年。

從那一天開始,我便成了其他人口中的「環保魔人」:自此家中不再吹冷氣、開始少吃肉、隨身攜帶環保筷、不用吸管、不買瓶裝水.......這條「魔人修行之路」寂寞難走,遭受他人冷嘲熱諷是常態,心中愈滾愈大的無力感更幾乎把我擊沉──就如同希臘神話中薛西弗斯遭受的無盡懲罰,不斷將名為堅持的石頭往上推,直推到頂端後,努力卻像是白費般地再次掉回底部。

我感受到身為人的渺小,心中叫自己放棄的聲音更從未停過,一開始看到揮霍資源的他人,還會向前苦口婆心的勸說幾句,到後來退到只剩下「獨善其身」,我在他人眼中恐怕只是個偏執狂,是個奉行理想主義的天真傻子:

「就算我今天不開冷氣,北極熊照樣死。」
「多我一個根本沒差。」
「別人還不是一樣?」
「我為甚麼要活的那麼辛苦。」

他們的回覆不出這幾個說詞,接著手一抬嗶一聲地打開了冷氣,人造的冷風拂來,伴隨著規律的機器運轉聲和肉眼難見的粉塵,門窗關上,像在進行一場可笑的騙局,好似這用錢買來的涼爽是理所當然。他們甚至將溫度調到得穿上外套的程度,搓著手像在過冬天,冷的鼻涕直流、噴嚏此起彼落。

「反正多我一個或少我一個,地球照樣在暖化,那我何樂而不為。」這話說得多麼無懈可擊,說得我啞口無言。

▲圖/楊閔攝影/換日線Crossing

理所當然地批評著所有「霸權」,但我們是否是沉默的共犯?

「我們」說如今的世界是白種人霸權,「我們」批評著財團、批評著工業巨獸:他們控制經濟、文化、媒體,他們打著平權與自由之名行歧視之實,他們工業革命的遺毒至今尚未排去,他們製造大量的污染和廢物,他們光鮮亮麗的外表是由臭酸與惡氣堆疊而成......

但為了穿上「文明」這件衣裳,國際間,開發中國家捧著資源,依然服膺強權的遊戲規則;而身為消費者,「我們」一邊批判著「資本主義巨獸」,仍一邊捧著錢追逐最新、最時尚的消費商品,為了彰顯「個人風格」。

於是,伴隨著諸如雨林以每小時消失 300 個足球場的速度縮小、生物多樣性消失、臭氧層破洞持續增大、海平面上升等副作用。

反正人類就是地球舞台中的帝王,自以為掌握了所有殺生大權,不管其他物種無辜的死亡。殊不知,人類作為地球的物種之一,若地球不再適合物種生存,人類自然也逃不過。

我一向不喜歡「愛地球」這個詞,因為其實人類一切的環保手段都是為了自保,並不是為了「愛地球」──地球一定「活」得比人長久,即使人類滅絕、災害降臨,地球照樣自轉公轉,白天黑夜照樣降臨。

「別人比我更糟糕」,所以「環保」、「非核」只是空有其表的口號?

那些可怕的預測,和恐怖的災害景象,一向不缺媒體舞台,畢竟追求目光的媒體不是吃素的。但為何大家仍然沒有危機意識?依然故我?

我想大家似乎就是這樣漸漸被「嚇習慣」的,甚至早已發展出能夠自圓其說的「完美說詞」:因為沒有親身體會災害降臨的恐懼,因為「別人比我更不環保」,因為「我個人能力有限」,因為「只有我節電不公平」......

且人生已經那麼辛苦了,何必徒增這些煩惱呢?日子過一天是一天,氣溫高就開冷氣,跟下雨就撐傘是一樣的道理。

看著氣象播報今夏最高溫的新聞,突然想起那些年,不少年輕人都曾參與過反核大遊行,不少人房間、甚至無數咖啡店店家,都掛著「非核」的旗幟。

當然,「反核」不等同於「不能開冷氣不能用電」。但我想說的是,這些參與過遊行、家裡或店裡掛著旗子的人,這些標榜著「我支持環保我愛地球」的人,是否真的至少有嘗試過身體力行地節約用電?是否在用電荒的夏天,至少做到了打開窗戶、嘗試以電扇代替冷氣?

如果我們都因為「別人也這樣、別人比我更嚴重」而嘴上說一套、實際上做另一套,我們又能拿甚麼去要求別人相信、支持我們的主張?

參加反核遊行不是在跟流行,而是真正了解台灣用電的殘酷現實,並且能用行動真正付諸實行,畢竟,這不只是嘴上說說的扮家家酒。

走在由紫外線、冷氣廢氣、車輛排氣三方組成的台北街道,我眼中的柏油路被曬得扭曲變形,一想到這樣子的夏天將可能變成常態,汗水代替淚水糊了我滿臉。

我將謹記那個透中午,受高溫直曬的刺痛。

 

   關聯閱讀

「天天都是地球日」的德國──環保已不是口號,而是代代相傳的生活態度

「阻止空汙就是別開柴油車」?──「綠能環保」沒那麼簡單:從德國的「反柴油車風暴」,警惕台灣「能源危機處理」

新加坡是終年盛夏的「非核家園」,但為何它從不缺電?

   作者:北極丸

不是頂尖大學畢業也不在知名外商就職,沒有聰明的頭腦也沒有華美的文采。人生觀豁達,唯對環保議題執迷不悟,目前仍在這條道路上苦行修煉。
夢想是環遊世界參透人生。最喜歡的動物是北極熊。

 

執行編輯:YUKI
核稿編輯:張翔一

  本文轉載自換日線Crossing

加入 @setn 好友

【SETN12小時新聞現場 #直播中LIVE】每周一至周五早上10:00至晚間22:00
大數據推薦
熱銷商品
直播✦活動
三立新聞網三立新聞網為了提供更好的閱讀內容,我們使用相關網站技術來改善使用者體驗,也尊重用戶的隱私權,特別提出聲明。
了解最新隱私權聲明 知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