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妃嬪穿「花盆底鞋」!除了方便皇帝 還有一個重要原因

生活中心/綜合報導 

清朝是中國最後一個封建王朝,服飾和習俗都與歷朝歷代都有很大的不同,如清朝男子要剃髮留長辮子,這辨識度相當高,看古裝劇只要見到男子這種造型,鐵定是演清朝劇了!另外,清朝後宮妃嬪都要穿著花盆底鞋,這種鞋子非常特別,鞋跟很高而且位於鞋子的中部,慈禧太后就很喜歡花盆底鞋;然而這鞋子對滿清來說可是有故事的,除了方便皇帝外,還有一個重要原因。

▲古代後宮妃嬪的穿著是非常講究的。(圖/翻攝自百度百科)

清代花盆底鞋,又稱「旗鞋」,是清朝時滿族婦女穿的一種鞋子。其木底高跟一般高5-10公分左右,有的可達14-16公分,最高的可達25公分左右,旗鞋的木跟鑲裝在鞋底的中間,所以走起來很難保持平衡,走起路來就會顯現女性婀娜多姿的一面。

▲清代花盆底鞋,又稱「旗鞋」,是清朝時滿族婦女穿的一種鞋子。(圖/翻攝自百度百科)

話說清代花盆底鞋的起源,一種說法認為,過去滿族婦女經常上山採集野果、蘑菇等,為防蟲蛇叮咬,便在鞋底綁縛木塊,後來製做的日益精巧,發展成了高底鞋;另外一種說則是滿族先民們打仗時曾遇到了一片泥塘,就在人們不知如何渡過時,有人提議大家在鞋子上綁上高高的樹杈子,學塘中白鶴的姿態踩過去,最後他們果然順利地通過泥塘,取得戰爭勝利;為了不忘當時的苦日子,紀念高腳木鞋的功勞,婦女們便穿上了這種鞋,並世代相傳。

▲清代花盆底鞋做的非常漂亮,其木底高跟一般高5-10公分左右,最高的可達25公分左。(圖/翻攝自百度百科)

不過,有史學家指出,清代花盆底鞋的存在,還有一個實質作用,那就是「方便黃帝」;想想,後宮佳麗三千人,皇帝哪能一一記住;因為花盆底鞋的材質和款式都有嚴格的等級劃分,不同等級和地位的嬪妃們,她們穿的鞋子截然不同。清朝皇帝要是忘了愛妃的身份和地位,只需要看她穿的鞋子,就能很快反應過來。

▲滿清貴族的穿著,處處彰顯著自己高貴的身份。(圖/翻攝自百度百科)

穿花盆底鞋對於滿清貴族好處多多,滿族婦女愛穿旗袍,置高底,可使旗袍不拖地,又不暴露雙腳;再者,穿花盆底鞋看起來比較高䠷,可表現女性婀娜多姿的體態;而且穿著花盆底鞋走起路來,上身姿窈窕,加上有人攙扶,看起來非常優雅尊貴,能彰顯自己高貴的身份;不過,還有一個最重要的原因,「避免滿族婦女效仿漢族婦女纏足」;皇太極、順治皇帝和康熙皇帝等人都曾下詔嚴令禁止婦女「束髮裹足」,擅自纏足者流三千里。為了不纏足也能走出漢族婦女的小腳姿態,「花盆底鞋」應運而生,有了花盆底鞋,不需要裹腳也有小腳的走路姿態,滿族婦女自然就不會效仿漢族婦女纏足了。

▲有了花盆底鞋,滿族婦女自然就不會效仿漢族婦女纏足了。(圖/翻攝自百度百科)

加入 @setn 好友

大數據推薦
熱銷商品
直播✦活動
三立新聞網三立新聞網為了提供更好的閱讀內容,我們使用相關網站技術來改善使用者體驗,也尊重用戶的隱私權,特別提出聲明。
了解最新隱私權聲明 知道了